本报记者 周 扬 上海、南京报道
严介和笃定地说,“今年的富豪榜上,不会再有我的名字。”
这样说的前提是“隐退”。在5月20日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严介和表达了自己从太平洋建设集团“隐退”的意愿——卸下董事局主席头衔,个人只保留10%的股份。
而四天前的5月16日,严介和以苏商建设集团(简称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新身份,和四川内江市政府签订了12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
由太平洋建设集团到苏商建设集团,46岁的严介和在变换头衔的同时,拉开了太平洋集团大规模调整的序幕。
在严的规划中,“南京—上海—北京”的布局是一条产业、资本和政治的完美链条,“我选择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独立的3个集团,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分公司。”
严对媒体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会牵连另一家。”
但初揭面纱的上海苏商集团,与太平洋建设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联系。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两者的主营业务、操作模式都如出一辙,与其说严介和“隐退”,不如说他是“移师”。
苏商建设股东之谜
苏商集团的办公地点是位于上海浦东民生路的金鹰大厦,这座大楼A幢的19层装修一新,员工也多是30岁不到的年轻人。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严总从5月开始就在上海办公,最近经常出差。苏商集团从5月8日才正式对外宣布营业。”
按照苏商集团文化部的说法,苏商集团是一个全新的公司,该公司与太平洋建设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法人实体。
但记者获得的工商资料显示,苏商集团的5个自然人股东大多来自太平洋集团内部,而苏商集团的前身也是太平洋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
浦东工商局提供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上海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严介和,注册资本5500万人民币,公司股东是5个自然人:陈晓明、沙正大、胡建军、胡宽和张文,每人出资均为1100万人民币,各持股20%。
苏商集团的历史要追溯到2004年5月17日。这一天,江苏长城玻璃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500万元: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2700万无形资产占股49%,江苏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以2800万设备和现金占股51%。
2005年12月14日,江苏长城玻璃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长城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为朱永飞(现任太平洋集团总裁),公司股权作了一些微调,但仍然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和太平洋玻璃两个法人股东。
2006年1月4日,江苏长城建设有限公司从南京迁往上海,1月16日,浦东工商局准予上海苏商建设有限公司登记设立。
据本报记者调查,作为苏商建设公司股东之一的陈晓明,现任江苏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在严介和“三零”用人标准下成长起来的太平洋核心人物。
陈晓明于1995年进入太平洋工作,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车驾驶员。但他从开卡车到给集团领导人开小车,再到负责整个集团的车辆和机械设备的调度,后又任集团总裁办副主任。最终一步一步做到了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原宿迁玻璃厂)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严介和眼中,“陈晓明聪明过人,品质很高尚,悟性很高,能不培养吗?”
5月24日,陈晓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自己成为苏商建设的股东是集团的统一安排,对于以他名义出资的1100万元,陈表示“并不是很了解”。
而另外3个苏商建设的自然人股东——沙正大、胡建军、胡宽——同样出身太平洋:沙正大曾任太平洋集团紧密公司江苏中山路桥工程公司董事长,胡建军和胡宽则分别曾是中山路桥的总经理和财务经理。
值得注目的是另一股东张文。据记者在南京了解,张文现任太平洋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从2001年进入太平洋开始,便是严介和培养的财务骨干。张文今年当选南京市劳动模范,成为新太平洋集团的核心管理层之一。
短短一个月时间,江苏长城玻璃完成了向上海苏商建设的蜕变,而公司的股东由原来的2个法人变为上述的5个自然人。严介和通过别人代持的方式成为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太平洋子公司大挪移
上海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开始对原属于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子公司进行一系列调整,而从下属子公司的历史来看,苏商集团承继了太平洋建设的部分核心业务。
浦东工商局的一份《企业集团设立登记申请书》显示,上海苏商建设集团有5个下属子公司,分别为辽宁、广西、怀化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和安徽五洲、江苏江山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是太平洋集团下辖的一家独立法人企业,重点以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及多项专业一级资质。该公司曾负责太平洋在辽宁的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
按照严介和的说法,“如果把辽宁、内蒙古的一些项目资金转到上海,比起转到江苏,更加名正言顺。”
江苏江山建设曾为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市政工程业务打下半壁江山,太平洋全国战略的第一单——湖南怀化生态工业园项目便由江山建设承建。此外,山东阳信、沈阳丁香湖、内蒙通辽等工程项目均是江山建设公司的手笔,太平洋集团一位人士透露,江苏江山建设公司是集团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之一。
记者在南京获得的工商资料显示,江苏江山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大股东为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占股80%。2006年3月10日,太平洋建设集团将其持有的江山建设80%的股权转让给上海苏商建设有限公司,“双方一致同意以公司帐外交割的方式转让”
。
据上述太平洋人士介绍,安徽、广西等建设公司均是太平洋在当地的项目公司,负责严介和BT项目的运营和银行贷款的筹措。“这些子公司装入苏商建设集团,意图很明显”。
上海苏商建设集团2006年4月20日的集团章程显示:“集团根据发展的需要及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将逐步吸纳系统内外企业为控股和参股子公司,也可吸收以合同、协议、契约等形式与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经济合作关系的企业为集团的其他成员企业。”
同时,苏商建设集团实行“分层管理、分散经营”,成立集团理事会作为管理和决策机构。
上海罗洁律师事务所律师顾志强分析,这个章程将方便严介和将太平洋集团的子公司向苏商集团转移。
通过在太平洋和苏商两个集团之间的倒手挪移,严介和为苏商集团承接新的市政工程项目打下了基础。
业务换汤不换药?
浦东工商局的《公司变更登记审核表》显示,变更后的苏商建设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是:市政、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实业投资等,与原来的太平洋建设经营范围相似。
今年5月16日苏商建设集团与内江市政府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也从各个方面显示出苏商建设与太平洋集团业务的雷同。
据四川内江市招商局副局长胡元兵回忆,早在今年4月底,内江市委书记叶壮就往南京招商考察。“因为四川省招商局与太平洋集团的高层熟悉,因此为内江牵线搭桥。”
“听说内江招商考察团要来,严介和先生专程从上海赶回南京。”严在座谈会上对内江招商团说,公司所属的工程、工业、投资三大集团,在全国重点省会城市都有大型投资项目,但四川正好是空白,集团今年将重点开发四川市场。
5月16日上午,严介和代表苏商建设集团与内江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接受“内江市人民政府高级经济顾问”的聘书,按照合作协议,未来10年,苏商建设集团在内江投资将在120亿元以上。
内江市建设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虽然协议已经签好,但相关的项目还没有开始动工。按照计划,从今年6月底开始,内江的部分市政工程项目要完成和苏商集团的对接。
这些项目包括:大千园、拦河坝、西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项目。“争取9月底再合作一批。”
据胡元兵副局长透露,苏商集团和内江市的合作仍然以BT模式为主,内江市政府将协助苏商集团完成相关的银行贷款业务。“但不排除其他的合作模式”。
此外,记者从太平洋集团获悉,今年4月28日,严介和以苏商建设集团的名义和海南万宁市兴隆区签署了合作协议,主要是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工程,一共分为三期,包括区内7条道路、月亮溪、太阳河沿岸改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建设期2年。
从苏商集团已有的业务来看,与地方政府合作的BT模式没有变化。但2006年1月,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外界风传严介和的太平洋集团将因此受到重创。
胡元兵就此告诉记者,内江政府和苏商集团的合作会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严介和曾表态说,“通知针对的是短期固定资本垫资投资的项目,太平洋建设做的是长期基础设施项目,并不属于通知内针对的。”
内江市招商局曾先期对苏商集团作了各方面了解,内江市了解到的信息是:太平洋集团一分为三,将增加北京和上海两个新的业务总部。北京业务总部为北京长城集团,负责华北、东北和西北区域的业务;上海业务总部为苏商建设集团,负责华东、华南和西南的业务。南京总部只是主管江苏省和中部几个省份的业务。
三大集团仍以公路、市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同时从事机械、新材料、建筑、园林、房产、电子等多元化经营。
而苏商集团文化部给记者的说法是:北京公司负责原太平洋旗下的国外企业,太平洋集团只管辖江苏省内的业务,而上海苏商将真正成为太平洋统领全国的旗舰。
从苏商集团目前的业务模式看,并没有脱离太平洋的影子。在与各地政府进行BT合作的同时,严介和仍然换汤不换药。
在退居太平洋幕后的同时,移兵上海的严介和想打造出“产业-资本-政治”和“工程-工业-投资”的双向链条。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还没有雏形。
他真的会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在2006年底彻底退出”吗?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