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夕,市质监局对家长关心的一些儿童用品进行了抽查。昨天公布的结果喜忧参半:抽查玩具71种,合格66种,合格率93%,其中电动、金属、婴儿、娃娃、纸制等玩具全部合格。抽查童车12种,合格8种,合格率为66.7%;抽查儿童服装45种,合格29种,合格率为64.4%,沃尔玛、易初莲花销售不合格玩具和童装被曝光。
毛绒玩具
未标明“年龄组”
这次抽查的玩具中有17种是毛绒玩具,结果有2种不合格。据检测专家介绍,国家标准要求无孔薄膜袋的平均厚度大于0.038毫米、最薄处厚度大于0.036毫米。但不合格毛绒玩具其实测的平均厚度只有0.015毫米、最薄处厚度只有0.013毫米。
不合格毛绒玩具的另一个“致命伤”是未标明“年龄组”标识。国家标准对玩具标识及使用说明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年龄组”标识是用来向家长提供选购玩具的指南,如果未标明,家长就不能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平均能力和兴趣及玩具本身的安全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玩具。专家提醒:
毛绒玩具使用的软性塑料薄膜不能太薄,因为当儿童将太薄的薄膜袋套在头上或放在脸上,吸气时有可能被薄膜堵住鼻孔,可能造成窒息死亡。毛绒玩具内脏填充料中不能含有金属物或断针等杂质,这对儿童存在潜在的危险。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毛绒动物玩具,选购时应注意其塑料眼睛、鼻子等在不超过90牛顿拉力下是否会脱落,以免孩子吃入口中,可能发生窒息,造成伤害。
塑胶和弹射玩具
无警示说明
塑胶玩具共抽查22种,有1种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功能性锐利尖端。标准规定,供37个月-96个月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有功能性锐利尖端时,应设警示说明。该种不合格玩具内有一带有别针的塑料小徽章,却未设有警示说明,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
弹射玩具共抽查了3种,有2种不合格,合格率为33.3%。不合格的弹射玩具是因硬质弹射物的端部半径小于2毫米,弹射机构在未经改装的情况下,能发射铅笔等有潜在危险的弹射物。专家提醒:
选购时用手在玩具表面摸一遍,是否有毛刺、尖端和锋利的边缘,以免孩子玩耍时割破皮肤。沉头螺钉等紧固件的头部不能突出于玩具的外表面,平头圆头木螺钉应有沉孔,玩具装配应贴合,不应有间隙。
玩具上有些小配件是可以取下来的,如玩具娃娃手中拿的或身上戴的小零件,对于3岁以下儿童玩具,这些小零件直径要大于31.75毫米,这样幼儿就不易吞下去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儿童推车
安全带拉力过小
本次抽查了12种儿童推车和儿童自行车,结果合格8种,总体合格率为66.7%。其中儿童推车中有3种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是安全带承受的拉力小于标准所要求的300牛顿。安全带拉力过小,无法消除儿童从车内跌出的安全隐患。
抽查中有1种儿童自行车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闸把尺寸过大和脚蹬间隙过小。因为儿童的手比成人要小得多,如果闸把尺寸过大,就会因握不紧闸把而刹不住车,从而导致事故发生。脚蹬间隙过小,儿童乘骑车时的腿就有可能触及前轮胎或前泥板而造成伤害。专家提醒:
如果推车只有锁紧机构而无锁紧的保险装置,一旦锁紧机构失灵,就会造成儿童的严重伤害事故。
推车上围离座垫的高度应符合目前标准不低于180毫米,肩带、叉带、跨带、带扣等安全带及装置都应能承受300牛顿的拉力而不松脱、断裂、损坏。推车上可让儿童手指抓到或牙齿咬到的永久紧固件,受到来自任何方向的90牛顿力时都不应脱落或损坏。
童装
PH值超标和纤维乱标
本次抽查了45种儿童服装(含婴幼儿用品),合格的有29种,合格率为64.4%。从检验结果来看,PH值超标是童装不合格的一大原因,孩子穿着PH值超标的服装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有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是童装的标识标注不合格,有的童装在设计产品使用说明时就缺项、漏项或标错,这样会误导家长正确选购。另外,有的不合格童装在无法确定所使用面料成分含量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标识。专家提醒:
燃烧法鉴别棉织品:在缝边处抽下一缕纱线(应包括经、纬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火焰状态。棉的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
如果童装上标有甲醛含量,0~24个月的婴幼儿类服装应<20mg/kg;大于24个月的儿童穿着服装接触皮肤类的应≤75mg/kg。消费者在购买童装之后,最好先进行洗涤,并进行足够的漂洗。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