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研讨中国创业环境和政策的新变化,加强有关城市创业活动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和清华科技园承办的“全球创业观察(GEM)2005中国报告发布会暨论坛”,2006年5月27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自2002年推出以来,对于中国的创业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得到了政府、专家学者和创业者的认可。 本次会议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个报告,也是最丰富和最有创新的报告。该报告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的特色是:(1)阐释中国最新的创业态势、创业特性、驱动因素;比较评判创业环境优劣、考察创业政策得失;(2)首次完成了覆盖我国中东西部的16个城市的创业环境及政策,发布城市的创业环境状况、评价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分析城市创业环境的差异及关键影响因素。(3)邀请了理论界、政府、投资家和成功创业者研讨创业环境、创业能力等问题。(4)以16座城市的创业环境调查,就城市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和能力、创业政策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的意义
由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完成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是我国参与目前国际最有影响的全球创业观察研究项目,在标准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下完成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唯一中国创业观察报告。该报告是国内创业研究中最有影响和最具权威性的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该报告还是全球创业观察报告的重要来源,因此,该报告对国际创业研究也具有重要贡献。
该报告的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的唯一性。单独的创业研究很普遍,但是,由35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创业研究在国际上只有全球创业观察,该报告是该研究的国别研究报告,在所在国家也具有唯一性,代表对中国创业态势、环境研究的最高水平;第二;研究成果的国际可比性。全球创业观察报告如同创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各国创业态势、特征、环境和政策的研究是在各个参与国参与设计的统一方法论下进行的,分析过程统一、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第三,研究数据的原始性。该研究的数据主体数据来自每年的直接调查,包括成人调查和专家访谈。第四,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中国的创业研究起步于近年,能在短时间完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报告得益于国际合作。本研究报告在中国的创业研究中具有奠基作用,它所回答的关于国家间创业差异、差异原因、创业环境状况、政策评价等问题对于学术研究和政府管理均具有基础意义。该研究的数据、方法也会成为后来者借鉴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 2005年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的主要发现:
该研究报告有如下发现:
(1)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中国的创业活动在2005年更为活跃状态。2005年,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13.7%,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3.7人参与创业活动。在2005年的全球创业观察成员中处于前列,排名第五位。在2002和2003年排名均为第九位。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在2003年是11.6%。在2003年时,该指数排在美国的后面,2005年排在美国的前面,而且,在顺序上排在35个国家中的第5位。
(2)生存型创业仍然是主导的创业类型。中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指数在35个国家中排在12位。属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这里有两个含义:第一,机会型创业在中国不是主导的创业类型,所以,按照创业类型计算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中,其排名相对靠后;第二,其他国家与中国的主导创业类型有所不同,因此,在按照创业类型计算机会型创业指数时,那些国家的排名会提前。
生存型创业是中国的主导类型,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尽管也存在生存型创业形态,但是,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生存型创业都小于中国的比重,因此,中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指数排在了第二位。这里也有两个含义:第一,中国的生存型创业多于其他国家;第二,中国的创业活动比较活跃。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的创业活动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典型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导类型的创业活动。这种状况自2002年,我们首次参加全球创业观察项目以来并没有发生类型转变,但是,已经出现生存型创业比重有所降低和机会型创业比重有所上升的趋势。
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是不同的。机会型创业比生存型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出口和市场。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商业服务业,创业的主导形式是机会型创业。而零售、汽车、租赁、个人服务、保健、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和娱乐业,生存型创业相对多一些。而且,创业活动也主要发生在这些产业部门。
(3)中国的创业者特性。我国创业活动最多的年龄段在25-34岁;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参与创业活动;绝大多数创业者是有就业经历的人;创业者的学历以高中生为主。
(4)创业环境总体仍处于非良好状况。创业环境在创业环境条件框架的九个方面的综合评分中仍然处于一般水平,排在第17位。没有达到良好状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创业环境是较差的;但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创业环境较好。在创业环境条件框架的9个方面,中国相对好的方面是市场开放程度、研究开发转移、政府政策和政府项目以及有形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是金融支持、教育和培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最差的方面是商务环境,即为创业提供服务的环境条件。
(5)创业动机、能力和机会。中国的创业属于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创业机会能力弱状况。创业意愿强和创业机会多表现在:期望在三年内创业的人的比重排在第一位,远远高于第二位的水平;创业精神强表现在:中国的创业活动不惧失败,在“对失败的恐惧会妨碍创业”一项中与美国一样,排在最前面。创业能力弱表现在:在过去12个月内关闭企业的比重高,排在对比国家的第一位;具备创办企业的技能和经验的比重排在倒数第二位。见下表:
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比较
|
所有GEM
成员平均 |
美国 |
澳大
利亚 |
新西兰 |
新加坡 |
中国 |
期望在三年内创办企业 |
12.25 |
16.37 |
14.99 |
18.72 |
16.97 |
28.51 |
在过去12各月内关闭企业 |
2.68 |
3.63 |
3.80 |
3.05 |
2.26 |
5.18 |
个人认识在过去两年中创办企业的企业者 |
37.28 |
41.40 |
42.76 |
43.65 |
31.30 |
47.02 |
认为在随后六个月中存在创办企业的良好机会 |
36.30 |
32.32 |
49.74 |
56.76 |
17.48 |
25.49 |
本人具备创办企业的技能和经验 |
45.30 |
52.13 |
56.26 |
59.81 |
29.00 |
32.73 |
认为对失败的恐惧会妨碍创业 |
37.64 |
22.88 |
34.33 |
25.32 |
38.51 |
23.73 |
(6)我国的创业活跃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存在四个不同活跃程度。创业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增长快的地区。高活跃地区包括:京津地区(北京、天津)、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地区(广东)。上海从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居于榜首,而北京连续三年居于其次,并且上海与北京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近三年当中每年只表现出了微量的增长势态。一般活跃地区包括:辽宁、福建、山东、湖北、重庆、四川、宁夏、新疆八个地区。这些区域历年的增长速度比较稳定;如果将这些地区再进一步区分的话,东部沿海几省(辽宁、福建、山东)明显高于内陆几个省、市和自治区;不活跃地区包括:河北、内蒙古、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云南、甘肃、青海十二个地区。整体上,这些省、市、自治区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但是有些省份起伏不定,甚至有些下降的趋势;其中山西、吉林、江西、河南、湖南五省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河北、内蒙古、安徽、海南、云南、甘肃、青海这些区域的创业活动没有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有些年份呈现出下降的势态;中国存在创业沉寂地区:黑龙江、广西、贵州、西藏、陕西五个地区。其中陕西从2000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