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金融报道
金融脱媒趋势确立 商业银行面临机遇挑战
时间:2006年05月30日09:53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编者: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特别是金融领域即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经营环境的剧变,尤其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凸现。在金融脱媒时代以加速之势来临的环境中,日益融入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的中国商业银行,加快变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新体系,已经成为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日,由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主办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股份制商业银行研究论坛在上海召开,交通银行副行长李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

  长唐旭、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中国银行业协会、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渤海银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作发言。会议就金融脱媒的含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脱媒的现状、金融脱媒在中国的表现及其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研讨会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商业银行面临六大机遇五大挑战

  □交通银行副行长 李军

  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重大机遇:

  一是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二是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三是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四是企业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五是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六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一是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

  二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且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三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有“总量效应”、“价格效应”和“成本效应”三种。相比较而言,金融脱媒对中小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大型银行更大一些。这首先是由于,一般来说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在向大型、优质客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次是因为中小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特征不如大型银行显著。

  四是脱媒背景下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

  五是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创业板对企业上市的条件较主板市场宽松,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

  金融脱媒长期趋势确立 银行业务经营将趋分化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

  副总经理 连平

  自200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初露曙光到迅速推进,金融脱媒已渐成燎原之势。当前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呈现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发展趋势已经明朗。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证券市场一度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近年来,直接融资的比重明显走低,股票融资占比从2000年的12.3%降至2005年的6%。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改革已显成就,上市公司治理正不断走向完善。因此,我国金融市场将呈现金融脱媒和直接融资长期发展的趋势。

  第二,政府的积极推动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因。金融脱媒是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国政府却是当前直接融资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最终目标是推动金融脱媒,即金融非中介化,分散目前主要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这种由政府直接推动的金融脱媒必然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

  第三,我国的金融脱媒将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推进。从去年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到今年股票市场的升温,金融脱媒似乎先从资产业务推进。自2005年5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截至去年12月31日,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已达到1424亿元人民币。但最近几个月银行储蓄分流的趋势已清楚地表明,我国的金融脱媒将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推进。

  第四,金融脱媒过程中,各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绩效将出现分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业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而各家银行主观确立的转型目标也大致趋同,但在金融脱媒迅速发展的条件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监管体制的变化,金融创新将越来越多,最终导致银行业务结构和经营效益出现分化。

  从商业银行的对策来说,首先要彻底更新理念。目前商业银行的高管层和中层,其经营理念很多还停留在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层面,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新市场变化准备不足,理念上尚未迅速转变和完全接受。如果中高管层不能迅速转变理念,跟上市场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在决策上形成偏差和时滞,影响银行的转型和发展。可见,解决理念问题即是解决了银行在脱媒背景下的战略发展问题。

  其次,要着力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大关键问题。金融创新产品固然重要,但商业银行应对策略中的关键因素是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举例而言,依靠商业银行现行体制下公司部门发展投行业务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原有部门必然会存在行为惯性、顺着原有经营思路运作;同样,依靠公司业务部门现有人员开展投行业务也会十分困难,因为证券市场的业务方式和经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学会的,虽然人员可以培养,但是要迅速适应证券市场变化、带动全行人力资源结构转变,只有使引进的资本市场人才与现有公司业务人才相结合。商业银行要成功应对金融脱媒,关键是在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使内部运作的体制机制能很好地适应脱媒背景下银行转型的需要;同时造就一支能在新形势下成功进行市场竞争的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监管层面的配套改革也要加快推进。尽管金融脱媒是由政府推动的,但监管部门仍然需要完成大量体制层面的工作,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流程,以充分应对金融脱媒和商业银行转型。

  金融脱媒在中国的三个主要表现

  □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

  总经理 王廷科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支配地位,银行储蓄成为居民金融投资的基本渠道。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中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脱媒”的严峻挑战。

  根据2005年四大商业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四家银行债券资产2004年末比2003年末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2004年债券投资余额分别从上年的10917.81亿元、5929.32亿元、7547.67亿元和3309.36亿元,上涨到12354.19亿元、7758.92亿元、9823.37亿元和8239.71亿元。同时,与2003年相比,新增存款共计少增4668.7亿元,新增贷款少增9335亿元。实际上,这种现象说明,我国“金融脱媒”正逐步深化。金融“脱媒化”的加快将对新世纪初的中国金融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造成了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互斥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挤占了银行传统业务的规模,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可以通过上市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扩大资本来源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市场化的并购活动实现银行业务的迅速扩张,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发展,为银行争取更广大的客户群体;同时,创新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发达的资本市场,失去了这个平台很多金融产品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因而,在“脱媒”现象下,商业银行应该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关于金融脱媒的含义

  ●金融脱媒狭义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存款利率水平之上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指不仅是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指资金使用方不再经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

  ●金融脱媒又可称为“非中介化”,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作为一种趋势的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本版文字由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整理提供)

  加快银行变革:应对金融脱媒的战略选择

  □招商银行研究部副总经理 葛兆强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金融脱媒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一是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资金运用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存款占绝对比重,而且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二是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在下降,而居民依然保持着与银行较为紧密的关系。三是短期需求脱媒强于长期需求脱媒。从资金需求期限的角度看,我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上升。从增长速度看,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和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短期贷款。四是长期供给脱媒强于短期供给脱媒。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化现象,反映了我国居民储蓄资金“交易性”较强而“投资性”较弱的特征,反映了社会资金供给一定程度上的银行脱媒态势,也反映了我国储蓄资金利率结构的非均衡格局。五是行政性脱媒强于市场性脱媒。由于处于转轨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经济主体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脱媒更多地呈现出央行主导的特征。

  面对金融脱媒态势的不断深化,加快变革,早日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飞跃,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在银行制度认识上,实现由“融资中介”向“货币契约”的转变。从实践上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在经营内涵、业务结构以及客户结构所发生的巨变,都是社会资金流通管理以及价值管理的再现。把银行制度理解为一种社会资金的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货币契约,银行就具备了应对金融脱媒和在环境中获得重生的制度基础和强大动力。

  第二,在银行服务对象上,实现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的转变。面对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银行资金运用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挑战,变企业银行为主体银行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和居民金融业务,大力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与改善。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以降低交易成本,则是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的关键。

  第三,在服务内涵上,实现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转变。必须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经营,通过大力推进综合化经营步伐,努力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相对均衡的盈利格局,从而确保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实现盈利的稳定增长。大力推进综合化经营,关键是要大力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在资产业务方面,大力发展票据融资、股票质押贷款(如银行为证券和保险机构提供资产抵押贷款、证券质押融资)、债券质押融资、证券承销贷款、企业并购贷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等业务,以及通过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大力发展基金投资业务,投资买卖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有可能推出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在负债业务方面,发行金融债,吸收证券结算中的交易结算资金、市场保证金、风险基金以及一级市场上的申购资金,吸收金融同业存款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加快发展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企业年金业务、代理证券买卖、代理保险、财务顾问、理财服务、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业务、企业并购等。

  调整客户结构 推进综合化经营

  □中信银行发展研究部

  副总经理 刘志强

  商业银行要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客户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对大型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银行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

  应对金融脱媒,一是要推进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必须向全能化经营道路发展,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推进综合经营:大力发展现有金融混业业务;积极实践创新的综合经营业务;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培育和加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功能;加快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进程;选择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进行综合经营试点。二要打造强大的银行资金链,缓解借方非中介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通过发行金融债等进行主动负债,通过开发理财产品、投资性避险性产品、年金管理产品来实施产品型负债,通过发行次级债务、资产证券化等获得资本性资金来源。但是,从应对未来的竞争需要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形成强大、稳定的资金链方面,有效手段和渠道还比较少,需要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开辟新的资金来源。三是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非金融机构竞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络金融服务的重点包括:建设电子支付网关,为客户提供在线支付及清算服务,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挑战;联合第三方支付或自行提供交易资金的托管业务,凭借银行的信用优势来获得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动权;开辟虚拟化金融空间,建立虚拟网点、虚拟经纪服务等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等。

(责任编辑:毕博)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默克尔访华 安南亚洲行
·三峡大坝完工 台风珍珠
·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世界杯 姚明 王治郅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一汽奔腾发布
·陆风风尚上市
·我的女孩 王子变青蛙
·清华紫光 瑞星 S.H.E
·新农村建设 加息 油价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