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懒懒地照着,风也不大,这是李勇最喜欢的天气。他又去了那家熟悉的网吧,喝茶点烟,打开短信群发软件,朝未知的方向“狂轰乱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高利息贷款,月息8%,有意者请电”。
这是李勇的工作,人们把他和他圈子里的人称为资金掮客——流动的资金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人具有了不同的价值,他们的职业就是把有需要的双方联系在一起,促成交易赚取佣金,他们是身份灰色的中间商人。
专注于民间借贷,这样的掮客生活李勇已经过了好几年了。但李勇有时会怀疑自己落伍了,因为圈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去做票据。
远离李勇所在的山西,身处民间信贷最普及的温州的何军早已不再做借贷生意——“做那个已经没意思了。”转做票据后,几年前略显落魄的他,如今成天琢磨着买啥车买啥房。
>>>我来说两句
“我们的客户是全国各地的银行和企业!”何军说,越来越多的票据掮客们活跃在市场。据央行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票据融资新增规模已经占到新增贷款1.26万亿的24.5%。
不过,李勇和何军共同关心是5月下旬开始央行与银监会频频针对当前银行信贷状况的发言——这些发言里,收紧信贷,整顿票据市场成为了关键词之一。
他们说,作为掮客,一定要紧紧把握住宏观调控的脉动,才能嗅出盈利的空间所在。
飞舞的票据
相比于李勇选择的短信群发,何军们在开拓业务上的手段让李勇有些嫉妒。“好多人通过电子邮件与QQ号寻找业务,或者整天泡在票据交易网站,有的还自己搞了专门的网站,这些我弄不来。”他说,这也说明何军们的生意实在太红火。
更让他嫉妒的是票据生意的大手笔和完成速度。李勇在网上结识了一些朋友,亲眼看到其中一个在十几分钟里谈妥一笔大业务——在网上发出的一个收票的帖子,12分钟之后有人跟帖询问,“打款速度如何?”答曰:“实地查询后即打款,款到收票,通常1个小时内办理完毕。”跟贴:“哦,那蛮快的,我们明天出6000万的票,你们贴不贴?我给你电话吧!”答曰:“贴现没有问题,我们电话内谈吧”。
“切磋业务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谋取最大利润。”——这是某人气颇高的票据交易论坛打出的口号。不同于借贷,票据掮客们来自天津、山东、河北、浙江等多个省市。
“江苏!长期收票!”“股份制,商行收票,利率优!”所有的帖子无一不是简短有力,通常同时留下手机和QQ号码。 >>>我来说两句
这些信息提供了一个关于掮客生意的完整链条——作为中间人,他们的客户包括作为票据承兑者各地银行和作为提供者的各地企业。他们收来票据,转手给他们熟悉的银行——通常,他们称银行为他们的合作者。
学者们说,全国票据融资正在对传统信贷起着明显的替代作用。过去几年,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票据融资规模也在急剧扩大。因此,中央每一次宏观调控,对于掮客们,同时意味着机会和风险。
2004年初,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限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贷款。随后国务院重点清理过热项目;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这样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企业以新建项目名义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越来越难,银行方面贷款压力随之逐步增大,而以日常业务名义出现的票据融资则平衡了双方的需求。对银行来说,不会冲撞监管部门的条条框框,还能增长新的利润点。而对中小企业来说,贴现率远低于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融资代价和难度相对较小,票据融资成为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现在银行1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在6%左右,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还要高,和目前票据市场3%-5%的贴现利率存在较大的利差。这样我们自然会有生意。”何军如此解释其中的奥秘。>>>我来说两句
不过,“银行贴现门槛较高、手续复杂,而掮客们操作手续简便、利率灵活,贴现的速度也快”,一位金融学者认为“票据掮客”的生命力在于其“服务”较为市场化。
正是从2004年的宏观调控开始,何军开始做起了票据,“那时候太好做了,温州做票据的人不多”,同行中甚至有人能做到差点1-2个百分点。
何军说,他主要利润来自贴现率的差点——比如企业那头谈好的贴现率为2.0%,跟银行谈好的贴现率为1.9%,他就能赚0.1个百分点。
掮客们的全国生意
浙江一位信贷员告诉记者,每一次宏观调控,对相关部委明确点名的产能过剩企业,银行目前都已经停止放贷;而央行加息令很多购房者提前还贷,这都直接影响到作为银行主要业务的信贷业务开展。
“如果不将资金借出去,银行利润就要不断蒙受损失。”该信贷员告诉记者,如此,票据贴现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不仅可通过承兑汇票收取手续费,吸纳承兑保证金作为存款,还可以持票向其他银行办理转贴现或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
“本人在江苏某银行工作,有票,可长期合作”,“为了完成指标,不惜以市场最低价收1000万左右的票!”在各大票据论坛上,这样的帖子频频现身——现在信贷员的考核指标之中,已经加入了票据贴现业务。
正是因此,票据贴现市场竞争加剧,为了拉客户,各银行频频降低贴现率。据央行的统计,虽然宏观调控之下,由于大银行贷款客户流失情况不很严重,因此它们的票据贴现率基本正常,但不少小银行贴现率已达到2.4%,中等规模银行则为2.8%左右,而央行的再贴现利率为3.25%。对于贴现企业来说,不论升息前后,对如此低的贴现利率肯定会大加欢迎。
“这样子我们掮客就有了活动空间!”何军说,本地企业通常只熟悉有限几家本地银行,而票据掮客熟悉的银行多得多,尤其是外地银行——后者为竞争,往往推出优于本地银行的优惠政策。结合本地行和外地行给予的政策空间,票据掮客们可以“组合”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只要收好票据,一个电话,外地银行就会过来”,何军告诉记者,在浙江做票据最“猛”的反而是外地的银行,尤其是来自东北的。2003年温州市银行累计贴现票据与承兑业务量之比为103%,2004年这个比例下降到67%,2005年上半年全市银行累计贴现票据120.74亿元,但累计贴现与承兑业务量之比仅36%,这意味着几乎本地银行签发的票据中有2/3是外地银行在贴现。
掮客们自然清楚和银行保持合作关系的意义。两天即作了3亿额度的论坛“票据之王”发贴说,虽然钱赚了可能不到人家的一单,但是“把银行的量提上去了!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合作行!”>>>我来说两句
新一轮调控下的票据融资
2005年开始,票据融资高歌猛进。当年的前6月,温州全市各项人民币贷款增加仅为126.8亿元,同比少增24.7亿元,但与此同时同期的全市累计承兑汇票却高达339.28亿元,同比增加143.66亿元,增长73.4%,增幅远高于贷款。
温州飞涨的票据融资,几乎是全国的缩影。
温州的金融系统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新数据显示,票据增长依然非常显著。2006年一季度,温州市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255.54亿元,3月末承兑汇票余额446.06亿元,扣除保证金,银行为企业提供信用敞口200多亿元,票据成为企业货款收付的重要融资工具。
而根据央行最近的统计数据,一季度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2568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其中票据融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2039亿元、1169亿元和1753亿元——票据融资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黑马”。
尽管通过票据融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何军还是怀念2004年的好年景--2005年业务量大了许多,但差点却下降到0.2个百分点左右,今年更是微薄到只有0.02-0.05个百分点。
“这几个月炒房难炒多了,投资电站或煤矿等方面也碰到问题,很多温州人把外地的资金都撤了回来”,何军说,资金的充沛使民间利率和贴现率都降了下来,“现在借贷利率8点多,贴现率1.9%-1.95%,差不多都是最近一年多来的最低点。”
“现在票据市场很混乱,各种贴现利率都有。四月底至五月份央行正在调查票据贴现率过低的事儿。”何军说,最近这段时间,他很担心他的生意,很多银行纷纷通知客户暂停低利率票据贴现业务。
专家分析,央行此前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银行资金快速外流,但是由于票据市场利率过低,银行资金可能会从这里流出,从而抵消加息作用。因此,央行开始着手调查混乱的票据市场。“五一”之后,央行曾经向四大国有银行发文,要求它们的票据贴现率必须高于央行的再贴现率3.25%。
“我们只负责撮合生意,倒腾票据,至于企业承兑之后都怎么用,我们都不太清楚。”何军说,不过,他的客户里面,有不少已经将资金投入目前看好的牛市。>>>我来说两句
这也正是央行担心的,票据融资——这些低成本借贷的贴现资金的流向被认为可能是加息之后宏观调控的一个漏洞。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曾分析,商业票据需要真实贸易背景,但在实际中很多票据并不一定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融资增幅如此之大,数量急剧上升,其中肯定有非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可能相当一部分已经流入股市。
而持续高涨的股市,尤其是股改后IPO的重新开闸让很多分析师坚信,外围热钱正不断地涌入股市,这里面,可能银行资金通过票据贴现方式部分流入股票市场。而这种情况,曾经发生在2000至2001年上半年。
相关新闻:
票据贴现资金觊觎IPO
历史现象今天会否重演
千亿定向票据意图
央行剑指贷款“超速”银行
中国银监会证实中行双鸭山支行发生票据诈骗案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