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4日电(记者刘世昕)在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白皮书中,“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样的字眼,描述了我国生态现状。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
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我国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约有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但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仍很严重。
我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7%,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对农田的生产力和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1/3,由于沿海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破坏加剧,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荒漠植被的过量利用和内陆河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荒漠植被和荒漠区绿洲的生态退化。
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市水资源短缺;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份白皮书还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投入不足,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