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与纺织品出口不具可比性,也不会像纺织品那样遭遇反倾销调查,起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中国汽车企业目前还是应该立足国内市场,同时稳定地发展出口贸易
“外国人比我们还关注中国汽车。”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他认为,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汽车很可怕。
近期,商务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该规定引起了许多汽车界人士的关注。联想到中国服装、鞋帽、打火机等产品的出口遭遇,有人提出疑问:中国汽车出口虽然刚刚起步,但在低廉的价格竞争下会不会面临反倾销?随着中国汽车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是否应该未雨绸缪?
为此,《财经时报》记者采访了汽车界的几位专家。
定位有区别
“中国汽车与纺织品所面对的市场很不同。”一位十分了解汽车进出口情况的专家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据了解,中国纺织品销往世界各地,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而中国汽车主要面对的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发达国家市场只是在试探性地少量出口。
专家的看法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要求不是很高,对标准法规方面的要求也较低。中国的产品由于劳务成本不高、配置简单,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物美价廉”的需求。这也是中国汽车出口连年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低价是中国汽车的优势所在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滕伯乐为《财经时报》记者做比较后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中国的整车产品不同于欧美出口到当地的汽车,主要还是面向中低端市场,而且产品耐用,口碑很好,因而比较容易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并不仅仅是因为低价。
业内存在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汽车出口近两年呈“井喷”状态。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汽车进口量,分别为17.28万辆和16.19万辆。
据了解,截止到5月中旬,仅长城一家就已出口1万辆。目前,有的合资企业也加入汽车出口的队伍中,如上海通用的产品将销往台湾地区。
规模有差距
“汽车和纺织品出口规模差距很大。中国汽车要想冲击国际市场还早得很。”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据悉,去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500万辆,出口仅占总产量的3.5%;而日本汽车年产700万辆,出口500万辆左右,出口达70%,韩国更是达到75%。
此外,中国出口一辆汽车平均价格约为9000多美元,而进口车的平均价格为32000美元左右。
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出口量在国际汽车贸易中所占比例还非常小,中国汽车要走向世界尚需时日。
而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量世界第一。商务部规划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春季)》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2003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24.5%。
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9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占总出口量的比例为13.6%,占世界出口比例的28.7%,占美国和欧盟进口比例的24.02%、22.17%。2005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所占世界份额增长了3%,达到了大约16%。
“与纺织品出口现状相比,中国汽车出口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足以对国际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知情人士如是说。
低价不是惟一优势
据介绍,中国的汽车出口,尤其是民营企业出口,没有得到国家实质上的优惠。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记者,中国汽车出口,没有出现低于成本价格的现象,国家也没有给予任何出口补贴。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进口汽车,都要求产品必须达到本国的技术标准。“汽车是最具全球一致性的产品,”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如是说,“我们的产品既然能够出口,可以说已经符合了对方国家的相关标准,不能因为装配成本、配置等较低,就说我们是低价出口。”
据介绍,中国对自主品牌的支持,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舆论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税收、拨款、补贴等优惠措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国家对自主品牌的优惠不多,更多地是从政策上引导、在舆论上支持。”
应未雨绸缪
专家提醒,中国汽车出口企业应主要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一位熟悉中国汽车出口情况的人士介绍说,中国出口到某些地区的汽车,经有关部门的检验发现,每百辆中不合格产品的数量高出当地产品20%。
滕伯乐觉得,企业不能为了面子争相出口,更不能卖出去就完事。而应该树立长远出口战略,把在国际贸易中将自己做大做强当成目标。
专家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汽车出口与纺织品出口不具可比性,也不会像纺织品那样遭遇反倾销调查,起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中国汽车企业目前还是应该立足国内,同时稳定地发展出口贸易。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