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有收购和反收购概念的G邯钢在开盘后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宝邯大战才一开幕似乎就面临着冷场的危险。与其说市场担心其中“有诈”,不如说宝钢这样的名门望族突然跟“恶意收购”联系在了一起,市场还有些适应不了;而邯钢集团这样的地方大型国企突然说要拿15亿出来增持股票,也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比较普遍的一个疑问就是,宝钢想要收购邯钢,让政府划拨不就可以了,何必兴师动众地使用权证、转债和二级市场增持这些方式呢?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宝钢系已经合计持有G邯钢超过10%的股权或相关权利,而后者原来的大股东邯钢集团在明年执行股改的认购权证后,持股比例可能被迅速稀释到16%。如此对比来看,双方的持股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虽然并购的前景难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以资本的逐利冲动开始的故事,只能以产业整合的逻辑来结束。而资本逐利的过程,也为产业重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我国的钢铁产业政策出台之后,宝邯之战给出了最漂亮的一个整合战略方案。
按照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并且同期要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说起要产业整合重组,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用行政力量来捏合,典型的如鞍钢与本钢的合并模式,首钢迁徙河北与唐钢的组合模式。不过这些模式无法解决跨区域以及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关系等难题。由环境问题所主导的首钢案例更是不具备复制的可能性。
就在国内的钢铁业整合陷入“行政力量依赖”欲罢不能之际,米塔尔和阿塞洛等国际钢铁巨头却在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其速度和效率远远超过了行政性重组。外资并购最大的启示正是行政力量无法摆平各利益方,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却能将各种无比复杂的利益冲突问题一一化解。如果不是产业政策对外资持股的限制,在钢铁业以及股市的钢铁板块上,外资善意或者恶意的并购或许早已经铺天盖地了。
宝邯之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演了,其意义显然超出了资本市场的范畴,虽然宝钢此前一再声称自己只是为了财务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的需要才持有G邯钢股份的。作为中国最具实力和野心的钢铁企业,宝钢并没有等待一纸批文来把哪家外地钢企划拨给自己,而是主动使用了外资巨头们所擅长的市场化并购手段。根据公开的资料,宝钢不仅仅持有邯钢,而且还通过二级市场持有了多家地方大型钢企的股权。
借助于股改提供的良机,宝钢不仅仅通过资本运作打开了与邯钢谈判的大门,并且在并购谈判开始之前就反客为主占据了上风。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宝钢持有邯钢的股份为零,然后在相关领导陪同下去了邯钢,希望跟对方谈并购,那么作为“中国第一钢铁大省”两大钢企之一的邯钢几乎是不可能与之坐下来谈的。
然而,如果抛弃意气之争,宝钢的持股未尝不是给邯钢乃至当地政府提了一个醒,建设第一钢铁大省还可以借助于更强大的外力。产业政策里面写得清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要在严重缺水的地方建钢铁大省,走技术升级的路子是最合理的选择了。宝钢的出现使得这一选择具备了更多的实践可能性。
无论是宝钢的持股公告或者是邯钢集团的增持宣言,或许都只是双方对谈判环境地渲染罢了。双方必须要谈,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谈。这无疑是股改创造的一个奇妙结局。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能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宝邯之战给出的启示却是,在制定企业的发展大计之时,如果产业面临巨大变革,那么千万不可忽略“市场先生”的智慧。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