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美国意图的干扰,并不等于说国际社会无须在联合国主导下,形成一个应变更加灵敏、运作更加成熟的救援机制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并没有像前年底的那次一样,诱发一场骇人
听闻的大海啸,却再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救灾外交”潮。
但在这场“救灾外交”活动中更值得关注的,已经不是各国捐款数目的对比和攀比,而是一些有更为实质性的东西。
美日异曲不同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援引正与地震幸存者同住一个帐篷的印尼总统苏西洛的话说,救援努力“缺少合作”,初期行动缓慢加大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虽然苏西洛这话主要是指印尼国内诸部门的协调不利,致使许多国际救援物资滞留在印尼首都无法输送到灾区,但就国际救援而言,苏西洛的概括也有启发意义。
据报道,直到灾害发生后的第三天,国际间才在具体救援工作上展开有效合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国家救灾工作的动机不纯,夹杂了一些私货而拖了救灾的后腿。
正如亚洲一些媒体所指出的,日本防卫厅5月29日根据日本《国际紧急援助队派遣法》,决定派遣数百名自卫队员前往印尼地震灾区,就同上次印度洋海啸时的表现如出一辙。
当时日本向受灾国派出3艘军舰,把救灾当成是对日本海、陆、空自卫队力量进行整合的一次军事大演练,并引起相关国家反感和外交磋商而迟滞了救灾速度。
令人回味的是,印度洋海啸时曾出动“林肯”号航母上的直升机参与对印尼救援且也引起颇多微词的美国,这回就比日本聪明得多,似乎汲取了教训而没有派出军队。
美国同样汲取教训之处,是没有像在上次救援期间那样,宣布准备与其盟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海啸救灾国际联盟”,因为美国的提议曾被认为是要架空联合国。
中国式榜样
但排除美国意图的干扰,并不等于说国际社会无须在联合国主导下,形成一个应变更加灵敏、运作更加成熟的救援机制。
就目前印尼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存在的混乱和迟缓而言,国际减灾救灾合作仍然表现得信息、资源共享层次较低,救援国家各自为战。
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社会很需要建立一个多边协调机制,以更加通畅的信息平台和更加专业的人员,更加成熟的机制负责从预警到救援等一系列工作,避免每次需要国际间救援合作时总是来一番措手不及与顾此失彼。
应该指出的是,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作为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国家,中国在国际救灾中目的明确,全力以赴救灾且行动迅速。此次印尼地震后正是中国政府第一个向印尼提供援助,中国国际救援队也随即跟进。
宁可小题大做
有趣的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指出,美国应从印尼这次地震中学到一些新经验,那就是在重大灾害面前反应不要过于谨慎,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要自以为万事无忧。
据报道,去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后,在灾后最佳救援期的72小时内,参与救灾的只有警察、消防队、志愿者以及2800名国民警卫队员,可谓杯水车薪,最终造成很大损失。
其原因在于,布什作为三军总司令反应过于谨慎,同时也是因为美军受缚于所谓“精确化后勤”,“精确化用兵”等思想,加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投入近二十万军队,导致在应付灾害危机时兵力不足。
同样,这次印尼一些偏远地方在受灾几天后仍难看到政府救援人员。这从深层次上说明,在救灾过程中盲目自信的现代意识有时反而会显得华而不实,毕竟自然灾害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脆弱面的再暴露,依赖时髦并非唯一选项。
随着世界复杂性日益增强,自然和人为不可测破坏因素正在使现代社会逐渐成为高风险社会,人类的救灾智慧急需提高。而每一次灾难的发生既是一次灾害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变祸为福的机会,需要从中学到更多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
(作者单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文章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