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网络疑遭贱卖 资本员工力量博弈
在充斥业界长达半年之久的各种版本传言中,港湾—华为—西门子之间的复杂“三角”收购关系终于开始展现其最终的结局。
昨天,华为科技和港湾网络联合宣布,华为已经和港湾达成有关收购的意向性协定,同时双方已经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 至此,西门子以1.1亿美元收购港湾宽带产品线的传言正式告一段落,而港湾“老冤家”华为的介入,则使这项收购进一步陷入资本和员工的利益博弈之中。
港湾疑遭贱卖
昨天,华为科技和港湾网络联合宣布,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华为将向港湾收购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设备在内的宽带产品线的全部资产、人员、业务以及相关的全部知识产权。
“华为收购港湾核心资产的全部信息,均在华为和港湾联合发出的新闻稿中,由于正式协议还未最后确定,因此无法对外透露。”昨天,港湾网络新闻发言人李琳和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均做出了如上表述。但在昨天双方发布的寥寥数语的新闻稿中,有关收购的介绍还不到130字,包括收购金额、具体完成时间等内容均未披露。
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港湾在确定将出售给华为而非西门子后,实际上已经无法避免“贱卖”的命运。“目前收购金额在港湾内部也未公布,但从现状来看,价格估计会很便宜,可能低于5000万美元,可以肯定的是,最终价格会大大低于西门子的收购价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湾网络中层透露。
一个可以比较的数字是,西门子在去年年底对港湾宽带产品的报价高达1.1亿美元,收购的资产中,还不包括光网络部分的资产,而华为拿下的四大产品线,几乎占据了港湾全部收入的80%以上。
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不愿对此传言进行评价,他表示:“华为和港湾相信,这次收购将是双赢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对港湾员工和网络设备产业均将产生有利的影响,不应该仅仅注重收购金额。”
港湾网络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目前港湾的主业有八块,除了上述出售的四大业务外,还包括下一代网络(NGN)产品、DSL宽带接入(如ADSL等),以及网络安全和网管软件。但在这四大业务中,由于中国政府和运营商对NGN仍处于试验状态,所有设备商几乎都完全没有销售收入,普遍向运营商赠送设备参加测试;而DSL宽带上,港湾的份额也相对较小,这一市场主要由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企业把持,就在今年2月,河北网通还在一次订单清理中,将港湾排除出供货商的名单;此外,网络安全和网管软件,本来就是港湾的“副业”。
华为方面则表示,华为收购的是港湾大部分资产与业务,而不是港湾公司。港湾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仍会存在。
但港湾内部显然对此表态并不认同。“华为买了之后,港湾难道还有值钱的东西吗?继续作为一个独立公司还有什么意义?”一位港湾内部员工质疑称。
无奈急欲“自卖”
尽管西门子对曾尝试收购港湾并最终退出的原因闭口不言,但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华为是西门子在华3G的主要合作伙伴,双方且为此成立了合资公司鼎桥通信,对于一直希望和华为联手在中国3G市场分得一杯羹的西门子而言,显然不愿因港湾而损害和华为的合作。
但与此对应的是,港湾此时对资金的渴求,已不再允许西门子一再的反复,而面对西门子迟迟不能兑现承诺,华为的低价介入,则最终使港湾的资本层就范。
2001年,创办一年的港湾网络,获得了有瑞银背景的华平创投和上海实业龙科创投的6100万美元风险投资资金,其中华平创投直接投资5300万美元,且为港湾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担保。港湾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创业者李一男不得不让出了50%的股权给华平,并由此开始面对资本套现的压力,而李一男也开始丧失对港湾前途的话语权。
根据港湾和华平的协议,在华平入股港湾后,港湾应该在4-6年内,实现业务的成倍增长,并最终在海外上市,以使华平等风险投资套现退出。
但从2004年开始,由于华为对港湾展开猛烈竞争,甚至不惜“零利润”和港湾每单必争,以“惩罚”出走港湾的华为原高层,导致港湾发展放缓,利润下降,进而其在纳斯达克的IPO失败。上市受阻后,在风投不断增加的套现压力下,港湾管理层开始在2005年和西门子接触,寻求出售资产“还债”的可能。
2005年9月初,西门子开始派驻团队进驻港湾,洽谈谈判条件。但当月,华为即正式向港湾发送律师函,声称港湾侵犯了华为的知识产权,威胁诉诸法庭,并将该律师函发送给了西门子及港湾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且要求西门子放弃收购港湾的计划。
2005年10月,西门子开始低调处理收购港湾的计划,对媒体问题一概以“不回应”回答。从2006年开始,西门子和港湾的收购计划一拖再拖,最终无疾而终。
西门子退出后,在巨大的还债压力面前,港湾管理层已走上出售的“华山一条路”。而华为的意外介入,已经使港湾管理层无法选择,即便华为报出的低价有“趁火打劫”之嫌。
员工抵制收购
在华为可能以低价将昔日“对头”纳入怀中的同时,港湾管理层低价出售之举,却面临由于牺牲了员工利益,可能遭到员工抵制的危险。
据记者了解,在华为收购港湾的协议中,港湾的现有员工可能遭到不留情面的清洗。
一位涉及收购的港湾宽带产品线员工透露,本周一上午,港湾创始人、港湾总裁李一男召开港湾中高层以上会议,通报了港湾将被出售给华为的决定。其中涉及员工安置的精神大致为:“研发部门人员将被并入华为北研所(北京研究所),本着自愿的原则,不愿意留下的可以走,而涉及收购的职能部门人员则肯定会被裁掉。”
但矛盾由此而生。
当天上午,港湾员工已经获悉,部分老员工和中层在港湾获得的期权,在并入华为后将作废,不能转换成华为的期权,同时不能获得现金补偿。而港湾员工现有的薪酬体制,在并入华为后也将作废,华为将重新评定工资级别。
这两项政策迅速在港湾内部引发轩然大波。
“这种条件,我们能去(华为)吗?除了没补偿,评什么工资级别还不是华为说了算?”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目前涉及收购的研发部门人员已经开始联名抗议,要求修改收购中涉及员工补偿的部分,否则将集体辞职。
但员工的抵制随即遭到资本方的反扑。周一上午,港湾中层会上表态,在华为收购后,港湾员工如果离职,将可以获得N+1个月(N为员工在港湾服务年限)工资的补偿。周一下午,港湾再次开会称,如果员工拒绝前往华为上班而辞职,将没有任何补偿,而只有被华为不要而裁撤的员工,才能获得N+1的补偿金。
昨天,记者就此致电港湾多位高层,但相关人士均三缄其口。
不过,这一方案似乎还有转圜的余地。昨天,港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承哲透露,港湾和华为对于员工安置的方案还未最后敲定。目前港湾已经和华为成立收购工作小组,该小组将最终决定详细的收购条款细节。“不过,具体条款的出台日期不能确定。”王表示。
在员工的抵制下,华为并购港湾之举,已经演变为资本层和员工就各自利益的一场角力。
尽管在港湾内部,员工普遍认为华为表现得“很不仗义”,但业内人士则认为,从并购的角度看,华为追求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利益,本来就无可厚非。
同时,在港湾出售资产给华为的博弈中,来自华平的资本力量的压力,则显然使这场博弈失衡。
据港湾内部人士透露,港湾出售给华为的资金,将绝大多数用于偿还风险投资方和欠银行的外债。而在“贱卖”的背景下,为了最大程度满足资本的退出渴求,员工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也就不足为奇,但港湾管理层显然也未足够考虑员工的利益。
《京华时报》 ( 2006-06-07 第036版 )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