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一次专题演讲时透露最近审计署对6省区80个开发区调查发现,由于二元税制下的不规范操作,2003年以来这些地区一共减免税123亿元,除正常减免税以外,很多特殊政策导致税收流失65个亿。
如果没有具体的税收损失数字,国家审计署的调查结果并不算是新闻——开发区税收的跑冒滴漏早已为人所熟知,全国大大小小上千个开发区,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该收的都收了?
有人因此感慨,开发区的税收“黑洞”有多深。其实,开发区税收“黑洞”不过是招商引资“黑洞”中的一部分而已。在许多地区,那些只看合同资金,不问实际到账资金额,只要统计数据好看,不问实际投资效益、花样迭出的招商引资,不仅没能给国家税收“添砖加瓦”,反而带来种种社会负效应。而这种难以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衡量统计的负效应,即是招商引资的“黑洞”。
比如土地资源流失。2004年的开发区大撤并,全国开发区数量压缩了70%,用地规模压缩了65%。同时,清理拖欠农民征地款175亿元,查处了8万多起土地违法案件。而在这以后,由于盲目招商引资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流失现象并没有完全被遏制。所不同的是,圈地的由工业企业变成了房地产企业。从城市到乡村,从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到乡村风景佳处,均能看到书写了某某楼盘的围墙荒地。
又比如环境污染。早先,我们见过全国最大开发区内蒙古乌拉盖开发区的“黑色幽默”:这个开发区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开发10年,共引进各类企业30多户,大部分进行农牧业开发,一些草场因此超载达3倍,大面积的草场退化、沙化。现在,我们则频频遭遇村民们投诉无门的“悲情故事”:因为工业污染,养殖的鱼虾死了,地里的秧苗蔫了,亲人得了怪病,而周围污染企业的环保考核却达标了。
还有对政府机构建设、职能定位及工作作风的破坏。这包括“全民招商”的泛滥及其带来的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权力寻租和浮夸歪风。招商引资的“黑洞”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招商引资的目标错位。招商引资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一个项目的引进自然要考虑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要衡量地方老百姓的得与失。如果确立了这样招商引资的目标,税收、环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秩序建立、政府的廉洁高效,等等,一系列关乎地方经济建设的要素考量都将纳入招商引资流程。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地方GDP和领导政绩,出现种种招商引资之怪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避免掉进招商引资“黑洞”?有人会说,要改变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监管,不以数字论英雄。理儿是这理儿,但关键还在于由谁来考核监管。如果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业绩必须由地方百姓来打分的话,相信百姓的需要才能成为项目引进与否的衡量标准,各地的招商引资步伐才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郝洪)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