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家往往代表的是自家企业的形象,是企业自身的形象代言人,因此,这种关联上的天然性决定了,企业家很难成为别家企业的代言人。因为,一家企业如果将一个企业家作为公司广告载体的主角,就意味着存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可能。 因此,在中国,企业家被邀请为某家企业代言还是一个凤毛麟角的现象。不过,一些企业正在打破这种常规,将企业家推向前台。
近日,中国移动以万科总裁王石为代言人的全球通广告即招致了不少争议。从5月底开始,以王石为主题的“全球通,我能”广告开始登陆电视台及平面媒体,“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已。努力向上,即便前进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这是中国移动为王石量身定制的广告词。在很多人眼里,企业家作为广告代言人的形象出现还是一个颇为新鲜的事。有人说是败笔,也有人说是创新。
其实,这并不是王石第一次“出镜”。早在2001年7月,由王石担纲产品形象代言人的摩托罗拉新款手机A6288的电视广告片就在中央和地方媒体的黄金时段播出,而且,那时外界对于企业家做广告更不认同,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当时就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选用王石做广告,结果是万科的广告效应大大超过了摩托罗拉的广告效应,也就是说摩托罗拉花巨资在为万科做广告。”虽然当时有一种传言,王石做这个广告是不收费的,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合常理。
可见,王石以企业家身份成为广告代言人的确不如传统的“明星”路线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几年以后,中国移动再次为全球通寻找代言人时,又锁定了王石这位叱咤房地产行业的风云人物。其实,无论是摩托罗拉还是中国移动,选择王石作为形象代言人看中的并不是其企业家的身份,因为与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王石有着企业家和社会公众人物的双重面目。
先来看这样几个记录:1999年5月,玉珠峰6178米;2000年7月,雪宝顶5445米;2001年8月,慕士塔格7546米;2002年1月非洲乞利马扎罗山5895米;2002年6月北美洲麦金利山6194米;2002年10月,大姑娘山5025米;2003年5月,珠穆朗玛峰8848.13米;2004年7月28,大洋洲最高峰查雅峰。这一连串的数字已经勾勒出王石的社会“标签”,而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让王石能被企业相中拍摄广告。
而且,对于公众来说,虽然不如明星那样家喻户晓,但王石的名字应该并不陌生。从2002年开始,王石便兼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从1998年起正式接受登山训练,1999年开始攀登雪山。如同他在商场上的运筹帷幄一样,王石与登山运动已经融为一体。如今,他已成功攀上十一座雪山,在52岁时顺利完成了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计划,成为继李致新、王勇峰、钟健民之后第四个完成此壮举的中国人。
现实生活中的王石,早已超越了一个企业家、一个财经人物的范畴。因此,戴上有色眼镜看待这种现象本身就有失偏颇。可以想象,中国移动邀请王石为其全球通品牌拍摄电视广告,也正是因为他身上所展现的乐观、自信、积极、坚定的“我能”精神。从品牌传播诉求的角度看,王石在商业上的成功与挑战自身极限方面与全球通的“我能”完成了对接。
王石对于外界的质疑也曾表示过,“我不是模特,也不是演员,说我在作秀,显然有贬义的成分。可我不介意,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是。”在当下,作为形象代言人拍广告可以说是体育明星和影视大腕的专利,王石这位企业家的出现可能给广告代言带来一股新景象,比起以往一些令消费者反感的明星广告来,请王石加盟广告制作是一个大胆的选择,更是中国广告业的一个新现象,但企业家做明星代言人又能走多远呢?又有多少企业家能走上这个舞台?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