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 小城镇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自2003年重庆市全面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以来,"百强镇"迅速发展壮大,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从总体上看,"百强镇"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社区功能比较完善,既各具特色,又均衡发展,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一、2005年"百强镇"发展情况
    1、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城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
    "百强镇"经济实力增强,聚集能力提高,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成为振兴和繁荣重庆市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05年"百强镇"镇域经济总量达到429.92亿元(本次监测数据缺北部新区鸳鸯镇,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平均每个镇4.2亿元。其中二产业增加值233.81亿元,增长23.5%;三产业增加值120.9亿元,增长21.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9.5:52.8:27.8调整为17.5:54.4:28.1。 2005年,镇域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的有6个镇,比上年增加2个;镇域经济总量超过5亿元的有26个镇,比上年增加8个,最高的巴南区花溪镇达到19.9亿元,次之的大足县龙水镇18.9亿元。
    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42%、30.8%、27.2%,与2004年相比,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下降2.1百分点,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
    2005年,"百强镇"本级财政收入13.69亿元,增长21.4%,平均每个镇1342.1万元。本级财政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有55个镇,比上年增加15个,最高的大足县龙水镇达8438万元。
    2005年,"百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097.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多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72个镇,最高的沙坪坝区井口镇达到5200元。
    2005年"百强镇"年末各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8亿元,增长17.7%,平均每个居民储蓄存款2574.4元。
    2005年,"百强镇"镇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5亿元,增长20.4%。
    2、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
    2005年"百强镇"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1.2万人,其中:当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2.8万人。累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3.4%的转移到本镇内,14.1%的转移到县内镇外,15.7%的转移到市内县外,36.8%的转移到市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有力地推动了 "百强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城镇聚集功能增强,规模扩大
    2005年,"百强镇"平均每个镇面积从98.4平方公里扩大到103.8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人口5.32万人。"百强镇"从业人员从280.7万人增加到288万人,增长2.6%。2005年,"百强镇"拥有企业26777家,比上年增加3207家,其中工业企业11108家,增加1116家;企业从业人员85.48万人,增加7.1万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963.1亿元,增长29.5%;净利润46亿元,增长35.4%;实交税金总额27.3亿元,增长35.9%。2005年,"百强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3.6亿元,增长35.4%,增长9%。
    2005年,"百强镇"镇区面积41685公顷,增长27.5%,平均每个镇408.7公顷;镇区总人口217.3万人,增长16%,平均每个镇2.1万人;镇区从业人员114.7万人,增长19.3%,平均每个镇1.1万人;拥有企业15569家,增长29.1%,其中工业企业6296家,增长20.5%;企业从业人员47.6万人,增长21.5%。
    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2005年,"百强镇"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1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公用设施有效供给普遍增加,"百强镇"平均每个镇公路里程129.4公里,增长14.3%;平均每个镇固定电话用户8122户,增长5.8%,移动电话用户10984户,增长20.3%;有95个镇拥有供水站,平均年供水121.3万吨;有43个镇拥有垃圾处理站,平均每个垃圾处理站年处理垃圾14.8万吨;有17个镇拥有污水处理站,平均每个污水处理站年处理污水127.1万吨;镇区公共绿化面积843.9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55平方米。一些条件好的"百强镇"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入住,有效地疏散了城市人口,减轻了城市压力,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腹地功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百强镇"发展的速度较快,但由于长期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百强镇"在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百强镇"的健康发展
    根据统计资料,2005年"百强镇"镇均5.3万人,从镇总人口分布上看,2万人以下的3个,2--3万人9个,3--5万人44个,5--10万人40个,10万人以上6个。随着改革的深化,小规模"百强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有些发展较快的"百强镇"已经与相邻的镇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建设资金短缺,滞后于发展需要
    资金短缺是"百强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百强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百强镇"的投融资体制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水平较低的地方,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百强镇"政府只能依靠手中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以地生财"和"集资建镇"等。"以地生财"是当前各"百强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各个"百强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集资建镇"也是"百强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主要是把小城镇的某些基础设施交给企业经营,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利可图,或者是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硬性摊派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长期看,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3、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均衡
    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各个"百强镇"在经济、收入、规模、效应、质量、水平很多方面千差万别,影响到"百强镇"整体素质的提高。2005年,镇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巴南区花溪镇19.9亿元,最低的巫溪县文峰镇只有0.7亿元,二者相差 27.4倍;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巴南区花溪镇26.9亿元 ,最低的双桥区双路镇0.1亿元,二者相差200多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沙坪坝区井口镇达到5200元,最低的巫溪县文峰镇1911元,二者相差 2.6倍。
    4、缺乏特色,"百强镇"功能发挥不充分。
    每个"百强镇"都有各自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人口分布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等影响区位发展潜力的因素。但是在目前"百强镇"建设过程中,一部分"百强镇"追求发展"小而全"的综合城镇,大办工业区和商业区,却没有符合自己条件的主导产业,缺乏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风格。"百强镇"没有号召力,难以形成以"百强镇"为枢纽的农村小城镇体系。
    5、"百强镇"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部分职能部门对"百强镇"发展的数量、适度规模、职能结构等方面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考虑。各个"百强镇"的发展规划自成一体,缺乏相互间的协调性和整体的系统性。市委、市政府本意是为了通过"百强镇"的发展联动农村城镇群的发展,但由于"百强镇"建设的规划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致使其地位、政策不明确。"百强镇"之间、"百强镇"与周围其它镇之间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冲突,"百强镇"在周边乡镇中难以起到龙头的作用,弱化了它的辐射功能。而且,部分"百强镇"内部建设规划滞后,或是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或规划执行不力,以至"百强镇"规划出现了一般小城镇的问题--布局分散。这与把"百强镇"推向地方小都市层次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对策建议
    1、依据自身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
    应将"百强镇"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百强镇"结合各自的资源、技术、市场等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镇,使城镇功能与产业建设协调发展。
    以农业为主的"百强镇"要紧紧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百强镇"。
    在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百强镇",以发展工业主导型为主。
    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百强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区域性小商城,形成以商业贸易型为主导的"百强镇"。
    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的"百强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百强镇"。
    处于交通要道的"百强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的交通枢纽"百强镇"。
    有矿藏资源的"百强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型"百强镇"。
    2、多方筹措资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要实行多元化融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转变,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于小城镇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谁担风险的原则,不论是国家、集体、个人,不论内资、外资,只要符合政策规定,都可以引进从事小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要建立小城镇建设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挪用,并努力通过管理办法的制定来规范使用方法。另外,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信用市场,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应大力扶持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和使用,进行农村存贷资金利率改革,吸引资金向农村转移。
    3、增强"百强镇"的聚集程度
    聚集效益是小城镇的一个本质特征。"百强镇"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聚集和人口的集中,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引导企业向"百强镇"镇区集中,吸引农民到镇区就业。随着镇区经济发展的成熟,自然延伸,扩大"百强镇"规模,提高聚集度。首先,是人的聚集,要努力改善"百强镇"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吸引农民进城,调动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其次是市场聚集。"百强镇"是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副产品重要的集散地,是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桥梁和纽带。要围绕农村主导产业积极建设市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努力做到办一个市场,兴一门产业,活一方经济。第三是企业的聚集。要把工业园区作为"百强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把过去布局分散的企业有计划、有步聚的引进园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努力把"百强镇"建设成为区域生产要素集聚中心和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4、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要抓好"百强镇"的硬件基础设施,结合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搞好路、水、电、通讯等公用设施建设,为"百强镇"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基础环境。各级政府要力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工业兴镇、产业兴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尽力建立实用有效、服务规范的信息服务中心、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行业协会、担保机构、商会等公共服务体系,使一般服务问题,能及时就地得到解决。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百强镇"建设还必须有良好的软件环境,在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等方面要跟上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大投资力度,使小城镇功能完善、设施齐备,以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并满足居民对城镇功能的要求。
    5、加强"百强镇"的监测、考核力度
    "百个经济强镇工程"推进三年以来,多数列入该工程的镇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该工程至今还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监测考评体系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致使该工程的统计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地搜集,工作绩效不能有效地肯定,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给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建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 统计监测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推动"百强镇"更快、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