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周良
早在5月上旬,也就是全球股市开始调整前的最高点,本报就曾刊文指出,股市已出现“高处不胜寒”的征兆,如今,这样的情况不幸真的发生。相比5月9日的6年高点,涵盖全球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世界指数在过去一个月中已累计下跌了8.7%。
是不是这一轮牛市已到终点?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大多数人仍认为,过去一个多月来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主要还是风险累计后的短期释放,并非意味着股市大崩盘。
“近期的下跌更多是风险溢价的调整,不像市场崩溃,”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对记者说。
黄益平指出,导致投资者抛售的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对美国以及世界各国持续加息的担忧,另外一个则是美国以及中国等国家经济增长可能出现降温。
黄益平表示,在美联储新主席上任后,市场便开始担心美国的紧缩力度可能加大,而上周伯南克有关要警惕通胀的言论,更加剧了持续加息的担忧。与此同时,中国近期的一些紧缩政策也令许多人担心,经济增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看来,(经济增长和加息)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黄益平说。他表示,对于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他并不担心会持续加息,现在的问题就是本月底会不会加。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上月也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全球股市近期的下跌尽管“痛苦”,但仍属于“健康的修正”,并且这种调整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日。
罗奇表示,近期全球股市纷纷从高位大幅回落,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本身的原因造成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转变,而近期的调整恰恰提供了买入股票、卖出债券的良机。
瑞士信贷的陶冬则认为,近期股市下跌反映了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高。“但只是从狂热降到了中性,还远没有到悲观的地步。”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