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8日电(记者潘圆 原春琳 李健)今天,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医疗改革的专题讨论会推迟结束了1个小时。院士们就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医改方向与出路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与探讨。
“医改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首要目的,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还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第一个发言的李连达院士尖锐地指出,看病难、看病贵表面看是医风医德问题,更深层的是体制上的问题。 >>>我来说两句
李连达院士说,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卫生系统“推向市场”,这种做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全国医药费用支出中,政府支付的比例由1982年的38.9%降到2002年的15.2%,而个人支付比例则由21.6%升至58.3%。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191个成员国的卫生筹资分配公平性评估排序,中国排在倒数第4位。“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忽略了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忽略了国家应负的责任。”
“过去医院的经费来源有3块:政府补贴、诊疗费用和药品销售。而改革后政府补贴说是占10%,但实际上只有6%。”李连达院士强调,这意味着94%的收入都要靠医院自己来赚。医疗机构商业化,并由此产生了以药养医、大处方等一系列医疗问题。不仅如此,目前医药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
他指出,我国医药经费的80%在城镇,20%在农村。而据统计,国家对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投入是小医院的100倍。一些医院受利益趋动,热衷于建豪华医院。卫生系统在“变性”,医疗机构在“变质”,医改失去了正确的航向。
李连达建议,医改的目标必须明确,医院应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不是商业性的企业。要增加政府投入。“目前,我国卫生医疗的支出约占GDP的2%,而美国是16%,我们的投入比很多发展中国家低。能不能把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提高到5%?”>>>我来说两句
巴德年院士用“尚未成功”4个字评价医改。他说,税收越来越多,但用于老百姓医疗的越来越少。政府必须明确国民健康是国家、民族最重要的素质。政府必须尽到应尽的责任。他建议组建一个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和领导机关,成立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将卫生医疗工作统管起来。
但秦伯益院士则明确反对那种认为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说法。他说,现在社会上有种否定改革的倾向。“正确的说法应是医改在进行中。对医疗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全面探讨,即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秦伯益院士说,李连达院士提出能不能把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提高到5%,根据呢?小康社会的医疗保障到底要花多少钱?这些都要调查论证提出准确的数字。医改的资金缺口很大,希望政府都担起来的想法不切实际。中国工程院或者卫生部能不能做个规划,看看小康社会的医疗水平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来说两句
秦伯益的建议引起了院士们的共鸣。许多院士表示,中国工程院应该对医改进行咨询项目的立项,组织院士们研究调查,并将咨询报告直接呈报给国务院最高领导层。
延伸阅读 十年医改五大窘状 医疗卫生绿皮书 医改不成功政府应负责任 “护士荒”,医改失败的另一个标志?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