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涉及金融、土地、税收等关键领域。这实际上是给予了滨海新区在现有政策中形成突破的空间。
土地政策突破
随着《意见》的下发,滨海新区在土地领域实际上已踏入现有政策的“禁区”。 “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国土资源部已把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首先放在滨海。”日前,一位国土资源部的官员告诉记者。
此前,国土资源部已下发52号文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稳步推进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试点工作。而对于试点的确定,国土资源部方面十分谨慎,曾有多个城市进入首批试点的考虑范畴,但最终考虑到滨海新区的特殊情况,将其列为首个试点地区。此前,所有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途径只有征地一条。
所谓“特殊情况”,即指滨海新区未来工业发展对土地的巨大需求。目前,空客总装厂已基本落定天津,中石化110万吨乙烯工程也被中央批准在滨海上马,还有目前正在进行的天津东港、滨海国际机场的扩建……
记者获得的一份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滨海新区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但其中15%是湿地面积,将被禁止或限制开发,加上其他用地,实际可利用土地仅为500多平方公里——这其中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土地。
“滨海新区大部分是盐碱地,并不适合于耕作。”一位滨海新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因此,迅速将这些土地尽快转化为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是当务之急。而在目前中央严格控制征地指标的情况下,既有政策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试点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金融中心重定位
“接下来在金融中心构建方面肯定会有一系列的动作。”专家指出。继渤海银行成立之后,第一家社区银行试点,东北亚银行,滨海发展银行等正在一一等着破茧而出。
在金融改革创新上,这次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融资渠道问题,天津方面正在酝酿成立创投基金,现已经基本确定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一家外资投行共同发起运作,目前正处在筹备阶段。
另外早在今年两会上,滨海新区就提出申请成为中国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地区,利用保税区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功能,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天津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现在还在等待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目前,中国只有上海和深圳获批进行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另据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知情人士处获悉,外汇管理局在5月初曾到天津进行工作调研,目的之一就是调研外汇配套措施对天津滨海新区是否有实质性的支持。“外汇管理局即将出台一些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外汇支持措施,近期内会公布。”该人士说。
财税政策创新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意见》,天津港东疆港区将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 合。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善滨海新区发展物流业的要求,连接威海与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也已经确定规划,穿越滨海新区,近期已经正式开工,此举无疑将使天津东疆港与内陆省份的关系得到强化。另外,国务院批复的意见还包括,对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这次中央政府给予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税率,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政策待遇,这是很多地方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副主任张文春认为,由于所得税大部分是归中央财政所有,税率的优惠相当于对于天津的额外补贴。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