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05年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如下。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工作进展顺利,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力度加大,劳动保障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39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4.8%;第二产业18084万人,占23.8%;第三产业23771万人,占31.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55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0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有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年末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2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
全国共有116个城市按季度发布了职业供求分析报告。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5747所,比上年末增加1857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167所。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855所,在校学生2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2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289所,民办培训机构20341所,全年共开展培训1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全年共有610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培训,51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年末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567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16.4万人。全年共有1000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上年增长13.6%,831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22.8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境外就业中介机构413家,通过这些机构介绍仍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就业的人员共7.6万人,其中2005年赴境外的4.2万人。
二、社会保险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国共有离退休人员50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3万人。其中,离休人员1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退休人员49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9万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1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36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70万人和264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
全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2655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68.3%,比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征缴收入4312亿元,增长20.3%。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44亿元,地方财政107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1亿元。
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全年共有30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97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1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0亿元。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6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7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基金支出207亿元,比上年减少3%。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11亿元。
(三)医疗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7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0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61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77万人和402万人。
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05亿元,支出1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25.2%。其中,统筹基金收入820亿元,支出6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78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750亿元,个人账户积累528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4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33万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65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亿元,支出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7%和42.7%。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64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4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4万人。全年共有6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6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亿元,支出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和42.1%。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2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到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成立了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逐步加强基金监督工作,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管理,全年共批准了29家机构的37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
(七)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到年底,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分别有130万人和183万人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已分别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7.5亿元和32.4亿元。辽宁省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06亿元。
三、劳动关系
全年劳动保障部门共审核88户中央及中央下放企业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涉及职工39万人。全年共审核批复了71户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涉及辅业企业4190户,分流安置职工66万人。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年末全国已建立三方协调组织6600多个。
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4万件,比上年增长20.5%,涉及劳动者74万人,结案率为92.3%。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9万件,涉及劳动者41万人。
四、工资分配
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64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8%。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313元,城镇集体单位为11283元,其他单位为18244元。
到年底,全国共有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127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34万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五、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
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0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8%。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万人。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19万户,年检用人单位96万户,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5万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38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为1128万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责令用人单位为842万劳动者补发工资待遇等58亿元,督促16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44亿元,督促11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10408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1亿多元。
六、金保工程和社区平台建设
金保工程建设取得进展,基本完成全国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标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了与劳动保障部联网,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与全部所辖地市的联网,67%的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覆盖到63%的经办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劳动保障部上传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数据上传进入实施阶段。年末有80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服务电话。
年末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街道6784个,占街道总数的99.3%,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2.6万人。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社区平台共63063个,占社区总数的94.8%,聘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0.9万人。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乡镇27001个,占乡镇总数的77.5%,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6.4万人。
注:
1.本公报中的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