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饮品市场商机无限。然而,在一超市的饮品销售区一位外地游客的一句话却刺痛了记者乃至周围销售人员的心:“为何不见兰州本土的饮品?”
    时下,全国包括蒙牛、伊犁、王老吉、康师傅等国内知名饮料生产企业正大赚夏日兰州的人气和财气,铺天盖地的广告席卷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近年来兰州本土饮品在饮品大战中悄无声息的表现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为何本土饮品企业在夏日饮品大战中“败走麦城”?围绕这一情况记者展开了采访调查。
    调查
    市场难觅本土饮品踪影
    兰州本土饮品目前的生存空间到底怎样呢?记者调查后发现,要想找到本土饮品的踪影确实不容易。只有在一些小店,记者发现清凉浆水免费供应;大街上杏皮水一元一杯还卖得不错。而像百合饮料这样曾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饮料却因资金短缺、产品没有QS标志、没有系统的销售体系等多种原因悄悄退市。
    在各大超市的饮品销售区,只有王老吉、康师傅绿茶、汇源果汁等我们早已熟悉的外地饮料,本地饮品踪影难觅。本土乳企生产的雪顿、庄园、好为尔乳品还有一席之地,但和蒙牛、伊犁相比,一个是全国强势登陆,一个只是省内摸爬滚打,销售差距存在天壤之别。
    “大团圆”饮料销声匿迹
    香水梨饮料,是靖远县的一位个体户利用本地特产——香水梨,组织人员开发研制出的纯果汁饮料,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团圆”。刚研制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被它那冰凉酸甜、原汁原味所吸引。但运营投产时间不长,就由于资金缺乏,管理和销售人才的匮乏,没有系统的销售体系,结果造成产品滞销,最终导致产品从市场销声匿迹。
    百合饮品悄然滑落
    早在2001年,兰州黄河(行情,论坛)啤酒有限公司饮料分厂兰州黄河(行情,论坛)百合饮料公司曾生产过百合饮料。但由于“黄河梦”系列饮料的成本一直难以降下来,而零售价又相对比较低,经销商无利可图,阻碍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加之去年7月份,由于产品没有QS标志,所以百合饮料不久便在销售高峰中悄然滑落。
    知情人士介绍,刚上市时,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百合饮品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口感上它还是有些不足。当时这种售价为2.8元500毫升的百合饮料,市场份额还不到其他饮料的15%。
    甘肃乳企举步维艰
    近年来,以兰州好为尔乳业、庄园乳业、雪顿乳业、兰州乳品厂为代表的甘肃乳业纷纷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寻求高原乳业突围之道。但是,甘肃乳业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全省近30家大小乳品企业,都在省内进行竞争。
    本土饮料生产企业境况不佳
    甘肃目前有各类饮料生产企业300多家,但境况好的没有几家,且只是在企业所在地进行小规模运作,没有形成气候。究其原因,甘肃本土饮料企业之所以做不持久,关键在于创新意识不强。加之在管理、研发、市场开拓以及品牌经营等诸多方面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潮流,仅凭地域优势难以制胜。
    某饮料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甘肃的饮料资源少,所需的原料大都是从外地购买,生产原料无法保证及时的供应,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同时,企业营销意识淡薄,广告宣传跟不上,使很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天然饮品,如百合、白兰瓜、沙棘汁饮料迟迟不能发展起来。
    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今年,很多品牌的茶饮料在“红茶”、“绿茶”、“乌龙茶”的基础上,都推出了新口味的新产品。不少饮料瓶上都有类似“本品富含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标注,有的还附有营养含量表。看着各种各样的外地饮品使出的招数,我们不禁要问,本土饮品的出路在哪里?
    重振雄风 改变消费观念很重要
    记者调查后发现,本地人在选购同类品种的饮品时,宁可花多的钱选外来产品,也很少有人花少的钱选本土产品。业内人士建议,本土饮料要重振雄风,把失去的市场夺回来,改变当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专家支招
    组建乳业航母抢占本地市场
    庄园乳业副总闫彬认为,甘肃乳业突出重围,走向全国,仅靠政府还不行,必须改革投资体制,使农民成为奶牛基地的投资主体。甘肃乳业还必须主动出击,在省内组建一个大型“乳业航母”以抵御周边省份乳业的进攻。
    兰州大学藤堂伟教授认为,饮料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其生产成本本身较低,但运作资本却极大。由于甘肃市场发展缓慢,消费能力低,市场相对较小,加之缺乏研发和销售人才,因此,要培育自己的饮料企业有相当大的困难。他认为,甘肃饮企要想发展,只有先占有本地市场,然后通过联盟、搞合作经营的路子,借助其他力量,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双赢来实现发展。
    同时,有关人士认为,饮料作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必须拥有相对垄断的市场份额和完善的营销体系。同时,要树立国际化营销意识,并且是一个综合的“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最终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本土化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