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沪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工商论坛上,交通、能源合作议题密集,显示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工商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迫切愿望。
    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先后签署了13项汽车运输多双边协定,开通了200多条国际客货汽车运输线路。 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之间已开通出入境汽车运输口岸25个。
    虽然越来越多的客货直达运输线路陆续开通,但仍然不能满足上合组织成员国企业日益增长的交流合作需求。中国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论坛上建议,上合组织成员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建设贯通中国-中亚-欧洲的3条东西运输通道,即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欧洲、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欧洲、中国-中亚-伊朗-土耳其-欧洲通道。
    他透露,中国目前已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或规划建设通往上合组织区域国家的12条公路运输线路的中国境内路段。其中5条为近期重点建设线路,总长约5200公里。这些线路将通过霍尔果斯、伊尔克什坦、卡拉苏等口岸,把乌鲁木齐、喀什等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与中亚国家、俄罗斯和欧洲连接起来。
    出席论坛的工商业者均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石油贸易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平披露,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近1.44亿吨,其中11%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了油气开采、工程技术服务和设备供应等领域的合作,铺设完成了中国第一条跨国管道———中哈原油管道,进一步疏通了中亚石油资源与中国市场联系的通道。今年3月,中国石油企业与俄罗斯油气企业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文件。
    周吉平预测,未来几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合作将进入一个全面、互惠互补、多层次发展的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