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传导能力带来了石油石化业的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下游化工、塑料、化学原料药等诸多企业,面对日益增加而且难以完全转嫁的成本压力;一方面是主导了议价权之下,利润不断的向上游转化和集中。 在油价高涨中最直接获利的就是来自石化上游的原油开采供给方,国内则以中国石化(行情,论坛)、中石油和中海油等公司为代表成为高油价直接获益方。
    来自国资委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石油石化业一月至四月实现利润993.4亿元,增长28.3%,同比增利219亿元,利润增长列国有重点企业各类行业中的第一位。已公布的上年度年报显示,国际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获利360亿美元、壳牌230亿美元、道达尔142.8亿美元;国内中石油获利1333.6亿元、中石化获利395.58亿元,中海油获利253.23亿元。
    从国内公司的分项业务板块来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化工业务、营销板块利润增长贡献不大,炼油部门由于成品油定价制约而亏损严重,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原油天然气的销量增长以及原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扬。在上游盈利水平达到一个历史顶峰的同时,下游企业或用户利润严重缩水。
    目前,财政部对原油开采开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要按比例缴纳收益金。特别收益金实行5 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按月计算、按季缴纳。具体征收比率:油价(美元/桶)40~45(含)征20%,油价45~50(含)征25%,油价50~55(含)征30%,油价55~60(含)征35%,油价大于60,征40%。但是研究员认为,原油上涨收益要大于原油上涨特别收益金所提升的成本。
    在油价高涨同时,利润促使资本涌向石油开采,而上游巨头也加大投入开发新油田。中石油、中石化强化上游勘探开发投入力度,2006年两家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将达到1200 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
    目前我国原油消费量逐年走高,大量依赖进口,石油供应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如何增加境内外石油的稳定可靠供给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课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石化公司在市场定位方面都开始加大对上游的倾斜力度。
    以中海油为例,该公司“十一五”期间在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开采将进入一个高峰期,预计将建成投产油气田超过50个,实现油气产量5000万吨油当量,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其规模相当于再建设一个中海油。据介绍,目前中海油正在建设的有24个项目,包括18个油田6个气田,预计建成后将新增1398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新建成的油田将主要集中在渤海、珠江口、北部湾和春晓油气田二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