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棉总算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2006年5月31日晚近9点,距离最后期限仅有3个多小时的时候,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网站上,突然挂出“关于对库存标签延期实施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通知。
按此通知, 原本定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牛奶“禁鲜令”,被再度延期。
巴氏杀菌乳阵营的“新鲜”招牌,再次得到了至少5个月的缓冲。
禁鲜令扰动中国奶业
还原乳引发“禁鲜令”
许多用还原乳“勾兑”出来的牛奶,堂而皇之地标上了“新鲜”二字,误导了消费者
一切源自2004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下称《指南》)。
按照《指南》规定:“牛奶只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处理,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我国乳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名称。
这个规定,就是所谓的“禁鲜令”。
禁鲜令的出台,多半是由鲜奶标识问题所引发。而引起这一话题的,正是广东省奶业协会的理事长王丁棉。
2003年,王丁棉向广州某报社揭示了牛奶行业普遍存在的“商业秘密”:部分牛奶厂家用便宜的奶粉加工还原成液态牛奶出售,厂家赚取了高额利润,消费者喝到的却是营养成分被极大破坏后的低质奶。
在王丁棉看来,利用还原乳制造牛奶,为的是背后的利润。
有数据显示,国外奶粉进口到岸价都维持在1.5万元/吨的价位上,一吨奶粉可还原成八吨液态奶,而八吨牛奶在广东地区仅收购价就达2.5万元。利益驱使下,不少企业加大对进口奶粉的使用。
事实上,在奶源不充足的前提下,用还原乳做牛奶无可厚非。但按照国际惯例,如用奶粉生产牛奶,就必须在标签上标明奶粉的用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然而,由于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令加以监督,许多用还原乳“勾兑”出来的牛奶,却在包装盒上堂而皇之地标上了“新鲜”二字,以用来误导并不知情的消费者。
于是,被王丁棉揭示了“商业秘密”之后,还原奶和鲜奶标识问题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乃至全国媒体的一场大讨论。
2003年6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里百名专家召开了关于“鲜奶标识与奶业健康研讨会”。然而,这场原本呼吁规范行业标准,推广实施“鲜奶标识”制的会议,却成了几大奶业协会与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及国家标准委之间矛盾的导火线。也成了“禁鲜令”出台的前奏。
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是反对“鲜奶标识”的第一人,在他看来,“中国的鲜奶标识跑偏了”。而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及奶粉的营养价值都是一样,两者没有其它实质性的区别。
于是,2004年10月,一纸《指南》最终将所有的“新鲜牛奶”全盘否定。并规定从2005年10月1日起,乳品包装上不能标示“鲜”字。《指南》“禁鲜”的依据在于引用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食品理论——“凡是经过热加工的食品,就不能称鲜”。
“其实《指南》中生鲜奶和鲜奶的概念被混为一谈了,混淆了‘鲜乳’、‘生鲜乳’和‘原乳(原料乳)’的概念。”有中国乳品加工泰斗之称的骆承庠教授如此分析。
两协会斗法
“禁鲜令”抗争战,首先在各地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之间,燃起了战火
原本,巴氏奶的卖点在于“新鲜”,为了突出这一点,许多巴氏奶生产企业,都在牛奶盒子上大大地标上“鲜”字。然而,“禁鲜令”却让这些企业没有了“金字招牌”。
“我相信《指南》出台的确是想规范整个市场,还消费者以知情权。但《指南》将所有的巴氏奶企业一棒子打死了。”一位乳企市场人员说。
“许多企业都在反对禁鲜。”王丁棉说。
有禁止,就会有反禁止。一场“禁鲜令”抗争战,首先在各地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间,点燃了战火。
中国奶业协会在广州、四川、上海等奶协的要求下,首先向反对“禁鲜令”表明了态度。《指南》颁布后不久,中国奶协正式致函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南》中的禁鲜规定,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到我国奶业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奶牛养殖业生产,直接影响到‘三农’问题。”函中说。
与此同时,中国乳品协会却在随后给所有会员单位发出了一封长达3000多字,名为“认真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范乳制品标签标示内容”的公开信,要求会员单位严格按《通则》的要求执行“禁鲜令”。
在信中,中国乳品协会认为“生产企业可以明确地标示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是‘新鲜牛奶’,消费者也完全可通过阅读配料清单了解该产品所使用的原料是‘新鲜牛奶’。”因此,不标“鲜”而用规范名称,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维护,而巴氏杀菌乳企业的销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两个协会间的针锋相对,让这场战争的战火越烧越烈,面积越烧越广。各地奶协很快也加入了这一场争执中。
2004年12月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省市区的地方奶协在成都,举行了反禁鲜维权会议。随后,卢良恕、骆承痒等5名院士,就反对“禁鲜”一事,联名向国家有关部门上书。
“现在,不光巴氏奶企业受到打击,同时,由于收奶的人少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但这个规定却给了进口奶粉赚钱的机会,因为按照《指南》规定,使用奶粉的复原乳也可以用来做巴氏奶。”王丁棉说。在整个反“禁鲜”运动中,广东奶协的态度一直不屈不挠。
为了坚持反对“禁鲜”,王丁棉一直都在很努力地收集各种材料。
“最近全国各地已开始出现了卖牛现象,据调查,仅天津就已卖掉和减少了2000多头奶牛。如果禁鲜成功和还原奶做鲜奶原料被合法化,或者强硬执行新鲜乳卫生标准,倒奶卖牛的现象肯定比今年要严重得多,这是谁之过?”在王丁棉公开发表的《不能让一纸禁鲜令毁掉整个中国奶业》一文中,他这样写道。
各地协会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初步的成果。2005年3月10日,农业部对《指南》禁鲜正式表明态度,要求国标委对《指南》做出修改。
同年9月,国家标准委下发2005年第57号令,将原定于10月1日起执行的“禁鲜令”,延迟至2006年6月1日执行。
然而,关于反对“禁鲜令”的抗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延迟到6月1日,并不表明‘禁鲜令’完全废除了。而我们的目的是要‘禁鲜令’彻底解禁。”上海奶业协会一位人士说。
延期后大限到来的前两个月,十九省市的奶业协会又一次聚集在西部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并再次向国家农业部等政府部门提出解决“禁鲜令”的呼吁。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王丁棉向诸多媒体放出了“禁鲜令”可能会最终解禁的消息。
“禁鲜令解禁说”,很快成为诸多大小媒体的新闻焦点,但对于其真实与否,连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部门的人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事实上,目前大家的争论不应该再放在鲜还是不鲜的问题上了,而是应该放在完善液态奶标准上。”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的话同样耐人寻味。
然而,直到所有人都对解禁不抱有希望之时,晚上近9点,国家标准委的一纸通知,再度给了各奶业协会一丝希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利益纠葛下的摇摆
特约记者 慕容
(小标)两阵营的利益纠葛
“禁鲜令”的出台始终有利于常温奶阵营的利益。王丁棉认为,《通则》和《指南》在程序上并没征求过国家农业部、中国奶业协会的意见
光明、三元乳业是巴氏奶阵营的主力军,而另一方,蒙牛、伊力的势力绝对不可小视。但在中国乳业总体分布上,巴氏奶的市场份额却远远低于常温奶。目前国内牛奶市场中,常温奶约占70%的份额,而巴氏奶则只有约30%。
“禁鲜令”的出台始终有利于常温奶阵营的利益。禁鲜令出台之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曾召开过一次相关会议,以回应中国奶协推行鲜奶标识一事。该会议被业内看做为“禁鲜令”出台的前奏。据说,当时到会的只有代表常温奶利益的北京中乳精华经济研究所相关人员和雀巢公司几位部门经理。
而根据王丁棉介绍,《通则》和《指南》的制定,从始至终都是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操办和编写,在程序上并没有征求过国家农业部、中国奶业协会的任何修改意见。“几百万奶农对此更是全然一无所知”。
自2004年6月开始,光明、燕塘、新希望和三元等国内巴氏奶加工企业,与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开始了“鲜奶联盟”,以“鲜奶”为竞争卖点大力推广巴氏奶。
然而,“禁鲜令”却无疑给了巴氏奶当头一棒,也更多的是无奈。在去年禁鲜令首次大限到来前,包括三元等企业,都纷纷换下了“鲜”字包装,将包装换成了“纯牛奶”。这与诸多常温奶的包装无异。巴氏奶失去了与之竞争的武器。
“改换包装之后,我们在一些超市里的销量至少下降了一成。”张元,一位地方巴氏奶企业市场部的职员,负责去各大超市卖场为自己公司的产品铺货。
以往,张元在产品货架摆放问题上,并不用花费多大口舌,而如今,张元必须千方百计说服超市,让他们把公司的产品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上。
“都是纯牛奶,感觉上跟边上的袋装牛奶没有任何区别。”对于这一点,张元很是无奈。
“目前,‘禁鲜令’再度延期也只是一个折中办法。”王丁棉说。按照王丁棉的看法,由于各地奶协及巴氏奶企业不断向国家主管部门进言,并考虑到“禁鲜”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国标委其实已经有心要废止“禁鲜令”,无奈主张“禁鲜”的阻力太大。拖到最后一刻发出这个维持现状的通知,就是最好的表现。
“事实上,原先许多乳品包装上的‘鲜’字本身就是一个误导,很多企业用复原乳做的牛奶也打着‘新鲜牛奶’的旗号。”蒙牛公司新闻发言人林彤说。在常温奶阵营里,蒙牛对“鲜”字提出质疑。
然而,这场抗衡中巴氏奶并不仅仅只是表现“屈服”。作为阵营主力,光明乳业却一再坚持挺“鲜”,即使到最后关头,诸多大企业都相继改换包装,而光明牛奶包装上的“鲜”字依旧不变。
事实上,“禁鲜令”大限到来之前,光明已经主动致电国家质监总局食品质量监督司,并得到6月1日后,旧包装仍然可以使用的回复。
而值得关注的是,当几乎所有人都对“禁鲜令”延期不再抱有希望时,光明乳业于5月31日晚,国家标准委贴出通知后,主动致电告诉了部分上海当地媒体。
于是,大限当天,当“‘禁鲜令’如期执行”的报道已见于诸多媒体时,少数被光明乳业及时通知的报纸,却为其独自挺“鲜”,树起了最有力的旗帜。
尽管,针对此次独自挺“鲜”,光明乳业方面曾表示,他们会尊重国家的标准,如果要求更换,会立即执行。但事实上,在今年年初光明乳业50周年大会上,王家芬就已经提出了光明乳业今后会进一步做大“新鲜牛奶”业务,并重新组建了公司的“新鲜事业群”。而这一口号提出之时,“禁鲜令”已经被第一次延期。
“在‘禁鲜令’这个问题上,光明绝对会代表巴氏奶企业斗争到底,因为这关系着其自身相当大的利益。”一位业内人士说。
与此同时,常温奶阵营对“禁鲜令”话题都比较忌讳,对于一旦禁鲜令取消后是否会影响其利益一说,几大巨头都只是向记者表示,自己原先使用的都是新鲜牛奶为原料,消费者都很认同,因此不会有任何影响。
摇摆下的苦恼
政策的不稳定给企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直接的经济损失。在汤志庆看来,再度的延期是禁鲜令最终解禁的前兆。
然而,尽管“禁鲜令”被再度延期,但国家标准委对于“禁鲜”仍无明确态度。是否解禁,仍然是个谜。
在汤志庆看来,再度的延期是禁鲜令最终解禁的前兆。“两次延期,一方面是出于众多协会和企业的反对压力;另一方面,在利益博弈上,政府的态度更倾向于巴氏奶阵营。”
而第二次延期,国家标准委给出的官方理由是“部分企业标签库存量较大”,但事实上,不少企业在第一次大限时,就已经更换了包装,而到现在为止,除了光明乳业独自挺“鲜”外,几乎所有企业都改成了“纯牛奶”,因此,库存问题并没有如其说得这么严重。
“国标委可能会最终取消禁鲜令,但其又不能立刻将自己原先的决定推翻,两次延期,只是一个缓兵之计。”汤志庆说。
但“禁鲜令”的一再摇摆,让许多巴氏奶企业叫苦不迭。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在标准到来前更改包装,以示“妥协”。但这样的“妥协”,却让企业花费了巨大的额外开销。
张元说,此前他们公司已花大价钱更换了十几个品种的包装,而按照行业惯例,每种包材起印费至少12万元,光是换包装一项,他们公司就花费了100多万元。与此同时,旧包装的废弃也至少造成了好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禁鲜令”被再度延期,为了减少损失,张元的公司计划将在部分非商场渠道重新启用旧包装,一部分先前没来得及更换新包装的产品则继续沿用原包装。“但商场渠道里那些已经变更了包装的产品就很难再换回来了。”张元说。
而产品包装不断更改,也损害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但政策定不下来,改了怕影响销量,不改又怕正式‘禁鲜’后来不及行动。现在太为难了。”张元说。
虽然禁鲜令再度延期,给了巴氏奶生产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说变就变的政策,却让这些企业找不到方向,陷入迷茫之中。
“自从‘禁鲜令’出台两年来,整个行业都在不安定中度过。政策的不稳定给企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直接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企业经营与行业秩序的大混乱。”王丁棉说。
而按照目前业内再度流传的消息显示,此前的《指南》将被重新编写,有关部门将重新编制一份解释性文件用于指导《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如果解释细则能在今年11月按时出台,“禁鲜令”或许将永远无法执行。
西部乳业网上的消息显示,近日协会和企业组成的“保鲜”阵营还将开会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希望这次会有一个最终决定,我们实在是折腾不起了。”一位巴氏奶企业有关人士说。
“禁鲜”拉锯过程:
↑2006年5月31日夜,国家标准委最后关头在网站上挂出通知,“禁鲜令”再次被延期,2006年11月1日执行。
↑2006年5月,只执行《通则》不执行《指南》,“禁鲜令”将被废止的消息铺天盖地。
↑2006年4月,西部奶业高峰论坛上,四川、上海、广州等地奶业协会再次发出解除“禁鲜令”。
↑2005年9月,国标委下发57号令,原定10月1日起执行的“禁鲜令”,延至2006年6月1日。
↑2005年3月10日,农业部对《指南》禁鲜正式表态,要求国标委对《指南》作出修改。
↑2004年12月6日,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四川省等8省市区地方奶协负责人云集北京参加了“学习通则推动奶业健康发展专题研讨会”,被称为地方奶协结盟维权会议。
↑2004年11月25日,广东省和广州市奶协表示“反禁鲜”到底,必要时向全国人大申诉。
↑2004年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从2005年10月1日起乳品包装上不能标示“鲜”字。
↑2004年10月,食品标准化委员会发布《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加工食品不得称“鲜”。
↑2004年5月,被奶业行业俗称为“禁鲜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出台。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