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4月末调整存款利率,又两次发行定向票据后,面对日益泛滥的流动性过剩,央行终于决定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硬招”。上周五,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上调除农信社之外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否起到“釜底抽薪”作用,有效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前期在资金面推动下的金融市场又将如何应对?本报今日特别推出专题报道,期望与读者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仍是微调
专家表示,宏观调控将是不断微调,央行仍可能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
本报记者冉学东发自北京
流动性过高,依然是中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最大难题,因为它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是经济过热的潜在根由。
经过两次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定向票据直接冻结资金2000亿元后,6月16日,央行宣布,从2006年7月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执行7.5%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城市信用社和现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水平同步上调0.5个百分点。
“5月份的信贷数据是出台这次政策的主要参考。”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日报》采访时说。
巨斧轻挥回收流动性
所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将从居民中吸取的存款的一部分上存央行,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
之所以该工具具有“利斧”之称,除了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之外,还能一方面直接冻结银行一定数量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影响货币乘数,产生多倍收缩效应。比如,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是4,那么提高0.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资金达1500亿元,而影响到的货币供应量近6000亿元。
央行在新闻稿中明确此次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央行指出,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仍然较多,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也较高,今年5月份M2增速超过19%,前5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9亿元。央行表示,虽然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要看央行有没有真正的决心回收流动性,就要看它是否将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袁钢明说。
点到为止还是不断敲击?
央行下一步还会有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吗?袁钢明认为这几乎是肯定的。
央行此次出台政策是在前期一系列政策出台后,进一步观察政策效果后出台的,而且调整幅度非常小。这反映了央行此次宏观紧缩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密度大,幅度小。因而,最近的政策远远不能达到调控目标,下一步政策很可能就来了。如再贷款利率,可以将准备金政策再拆细,按照0.25%的幅度来调整。
袁钢明说,目前贷款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越来越没有关联性了。以前,贷款增长控制在15%,投资就下来了,可是从2004年5月份以来,贷款的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了15%以下,但是投资仍然高速增长。因此简单的控制贷款措施已经不得力了。因此,如果不能用强力措施减轻它的流动性负担,减弱它的赢利压力,贷款的增长还是有点危险。
“目前提升0.5%是轻了还是重了,我们现在不知道。宏观调控并未一往直前,而是不停地微调。”袁钢明说。
另一位专家则表示,因为刚刚出台较为严厉的手段,近期出台严厉手段的可能性较小。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