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1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在近日广东省医师协会的一次座谈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暴力索赔”作为医疗纠纷的极端解决方式已严重困扰一些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有关负责人更坦言:“现在暴力索赔已成了一种行业!”甚至有一些医生希望接受医疗纠纷防范教育。
必须指出的是,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或患者家属采用暴力方式维权,违背了寻求救济的正当程序,违背了国家法律。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到救济,设计了一系列的救济制度。具体到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当他们不能与医院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时,寻求司法救济在现阶段是惟一的合法方式。而暴力索赔行为不仅会助长社会的暴力倾向,而且一旦演变成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惯用的手法,结果将会不堪设想。
而“暴力索赔已成为一种行业”,说明在时下的一些医疗纠纷中,患者权益保障机制出了问题,说明目前一些地方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还不够畅通。
首先,当前医疗纠纷中,患者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赔偿之难、成本之高,是难以想像的。选择正常途径维权,往往就意味着一场持久战、巨额消费的开始,而这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负担得起的。因此,当一些患者在承受不了财力、精力的压力,或者对存在一定缺陷的公力救济失去信心时,便把暴力索赔当成了一条维权“捷径”。
还有,尽管法律规定发生纠纷由医院负举证责任,但目前一些基层医院科室间衔接记录不严密,而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信息掌握甚少,鉴定对他们往往不利。再比如,医疗纠纷涉及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需要专家来鉴定医院有无过错,可现实当中鉴定专家往往与医生是一个圈里的人,利益相关,这使得患者不敢相信其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
再有,一些医院乱收费、违规操作现象严重,有时难以自证清白。这样一来,有时也会让索赔者得逞,以致“激励”了更多的患者走非法维权甚至暴力索赔的道路。
其实,采用暴力索赔方式的人,未必就没有想到自己所冒的风险。但是,当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这一做法有可能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从而有可能使自身的权益受到重视、继而得到维护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即使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这种心态之下,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
遏制暴力索赔,归根结底是要让公民能够获得有效的、合法的公力救济。一方面,应该形成一套完善、便捷、低成本的制度化程序,让患者能够得以顺利维权。同时,医院医生要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光明磊落。
我们相信,高尚的医德、规范的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而这,应当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李坚)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