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首脑会议于本月15日至16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这次会议被称为“首脑务虚会”,具体成果有限。会上,法国、荷兰等国提出了欧盟“吸纳能力”的概念,建议欧盟的扩大节奏要同欧盟的“吸纳能力”相一致,即应考虑公众舆论、欧盟预算及欧盟机制的承受能力。
“吸纳能力”概念的提出,是欧盟反思的产物,其出台背景与欧盟制宪受挫直接相关。去年5月底和6月初,法国、荷兰以全民公决的形式相继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舆论认为,这是欧洲民意反对欧盟急速扩大的结果。2004年5月,欧盟从15国扩大为25国。根据安排,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也将于2007年入盟。克罗地亚于2004年6月已正式获得候选国地位,土耳其也于2005年10月与欧盟拉开入盟谈判的帷幕。欧盟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帮助西巴尔干各国入盟。在欧盟政治领导人展望“大欧盟”、“新欧洲”美好前景的同时,欧盟一些老成员国公众反对扩大的声浪也日益高涨。比利时首相伏思达不平地表示,“眼下,埋葬欧宪的成了英雄,主张通过欧宪的则被认为天真幼稚。”欧盟各国领导人不得不考虑官民差异。
去年6月,欧盟理事会决定实行为期一年的反思期,以便在25个成员国内就欧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场大辩论,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一年过去了,欧盟尚未就欧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25国中只有15国批准了欧宪,这些国家不希望欧宪“胎死腹中”,其余10国中的7国则宣布中止批准欧宪程序。欧宪是否需要重新谈判?部分修改还是推倒重来?对此,人们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本届首脑务虚会决定玩“加时赛”,延长反思期,希望最迟于2008年下半年对欧宪的命运作出最后裁决。
由于英国、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匈牙利等国的反对,本届首脑会议没有将欧盟“吸纳能力”作为未来扩大的硬指标,但也同时强调,在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入盟之后,欧盟将对未来的候选国提出更高的标准。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总理许塞尔表示,“欧盟‘吸纳能力’将成为一个条件,与哥本哈根首脑会议规定的入盟标准,一起构成一个硬币的两面”。首脑会议还责成欧盟委员会起草有关欧盟“吸纳能力”的报告,并交由今年12月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讨论。
此间舆论认为,这是欧盟领导人考虑到公众忧虑而作出的决定。但是,如何评定“吸纳能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正如许塞尔所言,“重要的是,欧盟委员会如何确定‘吸纳能力’?它由什么因素构成?确定‘吸纳能力’,将有助于向持怀疑态度的公众作出解释,欧盟不会不考虑结果就急速扩大,欧盟的扩大将基于全面考虑、充分准备”。
关于“吸纳能力”的争论,其实就是欧盟扩大与深化孰先孰后之争。这一争论贯穿欧洲一体化进程。多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是靠“深化”和“扩大”两个轮子驱动的。现在,体现“深化”的欧宪前途茫茫,停滞不前,“扩大”的步伐无疑将受到牵制。一向主张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欧洲议会于3月16日以高票通过了关于《反对欧盟继续扩大》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欧洲公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恐慌心理,担心欧盟扩大会带来安全、移民、失业和有组织的犯罪等问题;欧盟应从自身的“吸纳能力”出发来考虑扩大问题,并确定欧盟的性质与地理边界。“吸纳能力”这个概念的提出,再次使欧盟考虑如何平衡扩大与深化的矛盾。
(本报布鲁塞尔电)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