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在今天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无论是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还是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者,都应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视角来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全国有1000多所各级、各类民办高校,它们就像是万马奔腾,多样而且相互作用, 政府就像是驾手。 如何保持学校的多样化格局和如何选择相互作用的策略,这是民办高校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驾驭民办高等教育这套马车呢?这是公共政策关心的问题。
从复杂系统角度看民办高等教育,我有以下几个观点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中断了近30年之后,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她已经从一棵树苗长成了一棵小树,无论是在法律制度环境方面,还是在办学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我们可以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过去20年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也许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希望它今后能够长成一棵大树,能够与公立高等学校一同履行社会赋予她的崇高使命。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躁,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高等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不要急于采取过分规范和管制的办法,要允许民办高校有更长的时间周期来尝试变革,哪怕失败难以避免,这样做也许会牺牲短期的绩效,但却是获得长远成功的必备条件。对于民办高校领导来说,要认识到高等学校不仅是一个技术组织,更是一个社会组织,只有将自身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保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基业常青。
其次,我们要从系统和比较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高等教育本身,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国内研究人员相比,国外人士对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显得更加积极和肯定。这种肯定的看法,是把民办高等教育放在社会宏观系统中加以考虑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私立高等教育研究专家Daniel Levy教授认为,与其他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一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超出了政府的规划能力,使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既不同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与其他国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表示赞赏。多样性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将会因为宽松的环境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然演变而成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具有特别强的生命力。但是,多样性生存的环境常常会遭到破坏。政府是一个理性组织,它出于对特定目标和秩序的追求,会出台一些事与愿违的政策。不好的政策内容和政策方式会使得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民办高校还没有长大就已经夭折。民办高校由于追求短期的效益目标而变得同质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给基层以更多的自主权,使得民办高校组织结构变得松散一些,提高组织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组织的生命力。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系统而言,似乎存在着竞争多于合作的状况。我相信,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是一所民办高校无法解决的,必须克服本位利益,积极开展合作,才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系统长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