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人工湖,10米高的人工瀑布以及灯光球场的休闲设施和别墅区……这些是郑州市惠济区政府新址的景观。(新华社6月20日电) 惠济区政府新址绝非个案。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盖豪华大楼之风有蔓延趋势。这些大楼动辄占地百亩以上,要么占据城市黄金地带,要么建设得像个风景区,装修也力求奢华,人均办公面积五六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街道办、镇政府的建设规模超过了市政府;区政府、县政府的脸面气派盖过了省政府的怪现象。 豪华的地方政府大楼,打的招牌往往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理由站不住脚。办公大楼就是再漂亮,但如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政府形象能好到哪里?政务大厅再豪华,但假如审批、服务的效率低下,投资环境又能改善多少?可见,地方政府形象、投资环境的改变关键靠服务态度,靠敬业爱民精神,而不是面子工程。 惠济区政府这一极端案例警示,必须治理地方政府盖豪华大楼之风。这是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政府行为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文明标杆,倡导公民节约,政府当率先垂范。这也是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政府盖大楼耗费大量公帑,与此同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却在“喊渴”,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均衡、公平地发展。这还是反腐败的需要。大量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的豪华大楼背后,常常隐藏着腐败。这更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惠济区政府新址占用了大量的菜地,断了许多菜农的生路;现实中,一些地方因政府盖楼而伤民的现象,也不鲜见。 遏制这种不良风气,无疑需要各级人大或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造大楼定个规矩。毕竟,政府办公场所的建设是一项典型的公共工程,而公共工程就理当有一套公共规范。实际上,给地方政府造大楼定规矩并不难,主要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对政府办公楼占用耕地的面积、在城市中心区域扩建的规模等,应有一个严格控制的标准;对公务人员人均办公面积、单位面积装修费用等,也应设立上限。事实上,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已有探索。今年3月,南京市就出台了《南京市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装修和办公设备配备标准》,规定机关办公室装修,每平方米装修费用不能超过450元;市长办公室的家具不得超1.5万元等。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大楼热衷建设灯光工程,热衷购进豪华灯具、大型制冷设备等,耗能惊人。在一些发达城市,虽然严重缺电,但政府大楼的外景灯却明亮璀璨。有统计表明,我国政府机关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已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的政府机关。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政府办公楼的耗能指标体系。 新楼之所以能建,就是因为旧楼易拆。一些地方政府大楼的“楼龄”只有一二十年,就被拆除;而在国外,不少著名城市的政府办公楼往往非常古老,有的市政厅已有一二百年历史,但现在依然正常使用。这非但没影响当地的形象,反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故此,对政府办公楼的使用年限,也应予以控制。 当下,政府部门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办公楼的老旧、办公设施的简陋,并不丢脸;相反,这值得骄傲。它显示政府部门把有限的公共资金,用在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刀刃上。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