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走在纽约、伦敦、东京或者香港、台北的街头,各种便利店的“LOGO”无处不在。上海、北京或者中国的其他沿海城市中,便利店的普及也相当迅速。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也就是著名的“7-11”早在80年前的美国就诞生了。
从商业的发展史上说,商业业态的进化模式当然应该是从街头零售小店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今天批发式的大规模销售模式。尤其是“超级市场”和“大型商场”,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更是代表了现代商业的经营文化和体制的创新。其实,事情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我们的经济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机会的系统。在经济世界里,创新活动往往并不是按照“线性”的模式发生的。就是说,很多重要的创新不是可以用递增的级数来衡量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过去50多年来,在那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最重要的创新活动中,大多数不是在原来已有的方式上向前推进的结果。举些例子:在美国首次出现的快递公司“联邦捷运”并不是在传统邮政服务上的直线拓展;一次成像的照相机不是老牌的柯达公司的延伸发明;一次性用品的出现更是“革命性”的了。其实,便利店在这个世界上的出现也具有类似的轨迹。
刚刚读过《联华经营管理丛书-快客篇》。这本书也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便利店“7-11”的初创过程。1927年初夏,在美国达拉斯成立的以制造和销售冰块的“南大陆制冰公司”属下的一个店铺经营者发现,销售冰块的过程中,在店铺提供牛奶、鸡蛋、面包、酸奶等一些日常生活物品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于是他率先推出了店铺每周天天开、每天开16小时的措施,深受欢迎。这就引起南大陆制冰公司总经理的关注,最终决定将之作为所有店铺的经营方向。销售多样化的商品、长年雇用零售店员、创新能给顾客带来便利性的服务来扩大零售店的销售额和利润。
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便利店虽起源于美国,它的发展壮大和成熟却在日本,而其特点却是在中国台湾发挥到极致。“7-11”从在美国诞生到引进日本逐渐发展壮大,再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泰国,再到中国大陆,在每一个其征战的市场,“7-11”都获得不菲的成绩。这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文化“基因”。“东亚”的模仿能力超群,追求精致和完美,但规避风险,缺乏创新文化。虽然在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北的街头多少年来有数不尽的小型零售店,其数量之多和竞争之激烈,世界罕见。但为什么却没有能够从中激发出“便利店”的概念创新?这主要是因为在东亚的儒家文化里一直缺少那些有利于非线性创新的元素们。
英美文化与东亚文化的最大差异就是在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应对风险的努力上。在英美文化下,资本主义精神的发挥主要不是去建立激励机制而是建立风险分摊机制来实现创新与发展的。从公司制的产生、有限责任的立法、股权资本市场的发明、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到破产法、风险基金、信托、治理结构,这些制度的发明与其说是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还不如说是为了降低市场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风险。降低和分摊风险是市场中间组织发育和市场密集化的主要原因。而相比之下,在儒家传统的东亚社会,分摊风险的制度则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在东亚儒家文化里,教育是被认同为走向国家和社会成功的唯一途径和最重要的制度。这个传统根深蒂固。由于教育对每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尊重师长是我们的文化准则。老师说的是对的,老人说的是对的。领导是老师和老人中的精干,他们说的当然就更是对的了。这样一个文化造就了一个等级的体制和社会结构。这个结构下会有良好的规则和秩序,这个规则和结构下的发展观是线性的。但是难以生长出有助于鼓励创意、新奇、反叛和挑战权威的市场文化和市场文明来。在我们今天大力提倡创新和创业的口号下,阅读一下“便利店”的创新故事和连带的制度变革,也许又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思想与观念上进行反思的机会。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