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宇
    由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交付的三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日前亮相北京街头。这是我国首次将这种新型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 这些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将在颐和园北门和五道口之间正式运行,全程18.2公里。
    与传统的交通工具相比,燃料电池公共汽车杜绝了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多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尾气排放,具有零尾气排放和高燃料使用效率的特点。据介绍,燃料电池释放能量的过程是通过氢和氧的化学反应来进行的,氢燃料电池排放的仅仅是纯净的水蒸气。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使用将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有效解决燃料油短缺的问题。
    作为我国组织实施的“清洁能源行动”的一部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项目是由我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持,项目总经费3000多万美元,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在国家科技部和商务部的管理和资金支持下,戴姆勒克莱斯勒 (DaimlerChrysler) 和巴拉德 (Ballard) 公司负责提供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前者负责燃料电池驱动和汽车的整合,而后者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和电力驱动系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麦瑞德表示:“中国成为最早将燃料电池这一高端技术用于公共交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项目为期八年,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燃料电池公共汽车亮相北京标志着项目一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的二期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将为上海提供三辆清洁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并建设配套加氢站。该项目还将在北京扩建加氢站,并对三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运行中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可行性进行展示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