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量隐藏在网络空间的不良因素,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带来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伦理危机!近日召开的2006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霞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
杨霞指出,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主要表现在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色情、暴力信息泛滥、黑客行为英雄化、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的无限扩大化。同时出现了道德观念紊乱,认为一切没有客观依据和不确定性,我行我素,怀疑权威,排斥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统一性。对于网络空间来说,现实社会道德标准的统一性和确立性在网络社会变模糊了,网络成为“游牧部落”的新边疆。
“而大学生绝大多数正处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太多网络社会的影响,使得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出现所谓道德相对主义。”杨霞说。
据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的网民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网民在结构上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也呈现高度正相关:在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受访人群中,有接近90%的人是网民。
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借助电脑高智能化大大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隐藏在网络空间的大量不良因素使他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伦理危机。这对所有的高校教育者提出了严峻考验。
为此,杨霞提出对策:开展网上宣传教育。据调查,有85%的大学生在校园网吧和宿舍上网,高校网站应进行一些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网上学术讲座。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的很多行为和言论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或通过网上调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引导他们吸收正确信息。
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服务,制作心理宣传网页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进行对话辅导;利用网络软件资源,开展心理测试与训练等。
开展网上道德监控。在网上进行“环保”和“扫毒”工作,清除垃圾信息,利用各种防黄毒软件,自动识别和过滤掉网上的黄色内容。
“最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紧密联系的教育系统,把课堂网络伦理教育与课外网络伦理教育结合起来,把网上与网下的网络伦理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在这种良性合力的推动下不断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