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一木
    由于近几年玻璃产能增加失控,加上去年5月份以来国家控制房地产加速的影响,玻璃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由于重油、煤、电等原材料价格猛涨,使得玻璃成本增加。 成本的销售价格的挤压造成了整个玻璃行业全面亏损的局面。
    4月,建材市场进入旺季,市场需求扩大,玻璃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形势开始走好,扭亏为盈,但国泰君安建材行业研究员杨昕表示,“尽管价格回暖,但玻璃全行业仍处在产能过剩阶段,产业格局不变,价格长期趋势难以把握。但随着行业内兼并重组的加快,或许能产生大的龙头企业,从而改变行业的低迷状态”。
    短期回暖难掩长期颓势
    “目前国内玻璃企业90%以上的产品都是低端的平板玻璃。”杨昕指出,由于产品竞争同质严重,导致国内玻璃行业陷入低价抢争市场的竞争状态,很多企业尽管取得了市场份额,但盈利减少。此外,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不堪重负。据了解,玻璃生产的原料重油已由2005年初的1600元/吨升至现在的3000元/吨以上,最高到3500元/吨;纯碱价格也由2004年的1300元/吨升至目前的1650-1700元/吨。
    自去年5月份以来,每重量箱玻璃的成本增加15元以上,而玻璃售价却比2004年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更跌入历史的新低,玻璃价格比2004年同期每重量箱降低了约25元,因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成本上涨是玻璃行业亏损的根本原因。
    但杨昕不赞同以上观点,他认为,“产品供大于求才是玻璃行业亏损的根本原因。产能过剩,导致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再加上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同质、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个玻璃行业遭遇寒流”。
    据统计,2005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超过3.21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但主营业务成本增长了27.02%,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逾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25亿元(前二季度为9.4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1.13%。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较上年同期增长63.86%,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76.59%。
    耀华玻璃(行情,论坛)(600716)在其2006年中期业绩中预测,尽管正常年份玻璃市场二季度略好于一季度,但由于目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玻璃产品供大于求,加上原料价格高位运行,预计二季度仍将亏损。
    但杨昕认为,现今的玻璃价格已经处于底部,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价格将趋于稳定,“一段时间内再下跌的空间不大,虽然企业日子好过一些,但是要想赚钱就很难了”。
    兼并重组将引领企业
    走出盈利困境
    尽管整个玻璃行业陷入盈利困境,景气度下降,但也由此从低端价格竞争开始进入内在实力竞争过程,为一些寻求投资的战略投资者、寻求并购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今年初,联想控股在玻璃行业发力,其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玻璃(3300,HK)通过一系列连环收购动作,以人民币约4.16亿元的价格取得内地7家玻璃公司的控制权,收购完成后,中国玻璃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玻璃制造商之一。
    杨昕表示,随着玻璃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间兼并重组将是走出盈利困境的发展方向。“通过兼并,企业做大做强,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此外,随着企业兼并重组调整结构性矛盾,实现一体化经营,有能力改变目前存在的上游平板玻璃供给过剩与下游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玻璃生产总量31%的份额,但却散落在近300家大、中、小企业中,无法与世界五大集团公司相抗衡。而且,普通浮法、平板玻璃等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却仍然供不应求。“如果维持现状,企业不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玻璃集团,改变产业结构,将很难改变现行产业低迷的现状。”杨昕表示。
    联合证券周焕表示,目前玻璃行业产能已经过剩,大规模建新线来生产高端玻璃产品的可能性并不大,“扩张的途径将更多的是通过兼并、收购整合的方式来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