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热门”专业遇冷……
离毕业还有半年时间,山东一家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李平就开始四处撒网找工作,在应聘投简历的同时,还要到处找关系,包括老师、师兄等,只要能拉上关系,就要去试一下。 “我们宿舍一位同学不知什么家庭背景,从入校起就用名牌、穿名牌,找工作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家里早就安排好了。”李平说:“我家在农村,父母根本没有能力帮忙找工作。”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种种无形的壁垒,使大学生的就业路因此变得更加不平坦。
贫困大学生就业相对劣势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济南下岗女工王珉一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她的女儿2005年从济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王珉说,女儿毕业时参加了不少招聘会,但由于不是名牌大学,又没有社会关系,所以没有找到工作。在济南,贫困家庭上大学的子女面临就业难题的不在少数。
除了社会关系壁垒以外,还有诸如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横亘在大学生就业路上。山东应届毕业生高星对记者说:“很多地区都有地方保护,外地学生一律不要。沿海一个县级市来我们系招老师,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本地学生,本地的来一个要一个。”
有的毕业生告诉记者,为了找到工作,不得已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几年内不能考研、不能调出,违约交5000元违约金等“不平等条约”。有的企业公开声明只要“名校”的学生,其他学校毕业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鹿立认为,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仍处于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总量短缺的阶段。目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除传统就业观念因素影响外,还与当前各种用人壁垒有关。
鹿立认为,当前急需加快用工改革,推进“阳光招考”,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让更多具有新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各个行业中来,尤其是原先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和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部门。
市场冷落急功近利“热”专业
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不足恐怕才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
应届毕业生丁林4年前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觉得就业面宽,可谁知近几年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毕业时竞争激烈,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单位。4年前,许多学生像丁林一样,为考上法律、财会、计算机、文学等热门专业而欣喜。然而,4年后,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早已风光不再,供求失衡,找工作成了难题。
近几年高校扩招,高校新专业猛增,基本上分几种类型:
生源捞取型 新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学校普遍喜欢上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投资少、见效快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数控机床、机械电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
分散压力型 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一哄而上型 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就业形势。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文、史、哲、教、法等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大大高于工学专业毕业生,法学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最高,竟然达到19%。当前,违背专业设置应该面向市场原则的后果是——这些专业都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当前专业设置过多过滥、急功近利之风,已经到了急需刹车的地步。
链接一■专家观点
入口把好关 推销要“因材”
当前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上学难”转移到“就业难”。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已不鲜见,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部分教育专家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学校、政府都来帮一把,包括尽快建立人才供需预警机制,学校由因材施教到“因材施销”等。
为市场“定制”人才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认为,要解决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关键是在入口时就把好关,以市场为导向“定制”人才。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定时发布产业需求信息。高校应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协商。英国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院校中有33%的院校均设置了针对特定企业或企业群体需求的本科生课程,85%的院校建立了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企业参与决策的程度占80%以上。
像推介产品一样“因材施销”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曾宪文多年从事高教管理工作,他认为,当前较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销”。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案指导,由部分老师担任学生就业代表,像推介产品一样推介学生。
据调查,学校一般采取的招聘会、提供招聘信息等“赶大集”、“放羊式”的推介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于芙蓉说:“临到毕业我们才发现,连怎么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在就业市场上感觉太孤立无援了。”据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正规的就业教育,而大学生急需补充这方面知识,包括社交礼仪、择业技巧、产业前景预期以及心理辅导等。
链接二■学生独白
“我们为什么不愿到基层去?”
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这种尴尬的局面近几年一再上演。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等。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是顾虑重重:
——“大学四年花费多,去基层经济压力太大。”山东师范大学被批准为山东首批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然而,计算机系毕业生小武算了一笔账:“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大学学费、住宿费再加上生活费,4年就是3万多元。现在,我和一家县级中学签了合同,工作后每月大概有1300元的收入,要还贷款、还债务,还要供弟弟上大学。如果去基层支教,经济压力太大了。”
——“精神空虚,在基层找不到精神家园。”学中文的应届毕业生刘冰说:“到基层去,条件苦点我倒不怕,就怕找不到沟通的对象,精神上寂寞是最可怕的。所以我宁可在大城市找个一般的岗位,也不愿意到一个需要我的地方去。现在,我们只能是先就业再择业,理想是离我们很远的事。”
——“要结婚生子,我在基层怎安家?”除了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等问题之外,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有一些现实的生活顾虑。聊城大学毕业生孔铭记表示:“我今年23岁,要谈恋爱、结婚、生子,要养家、买房、赡养老人,这些生活问题都要考虑。下去几年,人生的几件大事就都耽误了。几年后再回到城里来,恐怕连找对象都难了。”
山东大学学工部王浩表示,大学生的顾虑并非多余。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不仅要让他们下得去,还要留得住。因此,政策配套,努力解决他们在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后顾之忧是关键。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