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班学生即将毕业离校,但少数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少数毕业生就因此而拿不到毕业证书,个别甚至找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随意“签约”(《新安晚报》6月25日)。
自从2003年4月,“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发布,我国高校就展开了就业率竞赛,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措施次第登场:有的高校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找家单位“挂靠”,一人就业在统计中变成了两个人“就业”。还有的高校直接出面帮助学生联系单位,学生不从单位领工资,还要向单位缴纳档案保管费———每年200元左右不等。于是,企业得到了档案保管费,高校提高了就业率,两者皆大欢喜。
如此种种的弄虚作假行为,编织出了一个美丽的就业率神话: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逼近100%,即使哈佛、剑桥这样的大学也望尘莫及。受此影响,2006年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也有6所大学达到了100%。
继乱收费、学术腐败之后,注水就业率成了我国高校极度浮躁下的又一产物。当然,高校这样做也是被逼出来的。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部长公开表示,就业率过低的学校,教育部将减少其招生计划,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可能被取消。教育部官员也曾公开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不能低于上年水平。
这就意味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只能逐渐上升而不能下降,这种规定显然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就业率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它与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量密切相关,而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经济不可能永远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可能一直增加,将违背客观规律的要求强加给高校,只能迫使他们走向自欺欺人的歧途。
经过注水之后被美化的虚假的就业率,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果。其一,虚假的就业率数字,容易掩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现实,使有关部门因认识不到问题的真实性而引不起重视,解决问题更是变得遥不可及。事实上,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许多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遗憾的是,就业状况的严峻性都被虚假的数字掩盖了。
其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的统计一般截至上年12月份,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在五个月内将工作搞定,这迫使毕业生必须速战速决,甚至不得不与“小店”签约,有的不得不接受零工资就业的屈辱条件,接受用人单位的盘剥。
就业率直线上升的惟一好处是,为教育部门脸上增了光,显出了我国教育的与时俱进,也显出了我国教育与市场的联系之紧密,然而,卫星总有落地的一天,亩产万斤粮的神话早已成了历史堆里的笑料,继续玩弄虚作假的就业率游戏,除了增添新的笑料,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要提高就业率,并非高校所能独立完成,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强迫高校必须将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某种程度,他们更喜欢通过构筑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比如,美国就是通过政府、中介机构等多方面的结合,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美国政府劳工部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就业调查,其就业统计局在全国采集数据,收集就业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用这些数据编辑出版的手册很受欢迎,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中介机构(相当一部分是非营利性的)则在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