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江苏人均GDP达3000美元后的发展路径选择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为标志,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发展既面临诸多良机,也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江苏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在未来时期保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创区域竞争优势,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发展路径,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由资本要素拉动向创新要素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轨。
    一、重要转折点:发展特征和动力的嬗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四力齐聚,驱动江苏成长为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之一。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5.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7%的经济总量。200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272.1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递增12.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1个百分点;人均GDP24515元,按汇率折算达到3038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3000美元正好位于中下收入和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之间。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道重要"门槛"。
    (一)经济增长由快速进入不确定性的转折点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迈上人均GDP3000美元的台阶往往成为分水岭。如能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高速增长期,人均GDP达到更高水平的时间也会逐渐缩短。如日本在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曾维持了长达12年的高增长(1961-1973年),年经济增长率达9.8%,又仅花了2年时间就突破了4000美元;韩国相应的高速增长也持续了11年(1983-1994年),并分别用4年和2年完成了从2000-3000美元、3000-4000美元的跨越;新加坡与香港的高速增长期更是长达33年之久。经过改革开放后18年的发展,江苏于1996年达到人均GDP1016美元;6年后,2003年突破了2000美元的关口(2029美元);再仅用2年时间,在2005年实现了人均3000美元的跨越。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人均GDP3000美元的关键转折点。表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变化趋势
人均GDP1000美元的起始年 人均GDP1000-2000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2000-3000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3000-4000经过的时间 人均GDP4000-10000经过的时间
美国 12年 7年 10年
法国 1953年 13年 7年 3年 7年
英国 1955年 13年 7年 3年 9年
日本 1966年 6年 3年 2年 10年
香港 1971年 4年 4年 3年 11年
韩国 1977年 8年 4年 2年 9年
浙江 1996年 6年 3年 ― ―
江苏 1996年 7年 2年 ― ―
    注:根据《国际统计年鉴》、世行报告、有关省市统计年鉴等资料整理。
    反观一些国家和地区走过的发展道路,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由于未能成功跨过这道"高坎",陷入了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陷阱"。拉美和东亚国家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大致处于同样的发展起点上。随后,东亚国家开始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钢铁、汽车、造船和石油化工为主的重化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过渡。拉美国家则实施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1960-1973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5%,1973-1987年间降为-48%(世界银行资料),增长粗放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导致农业出现凋敝、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失业人口剧增。由此,两者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如巴西,1990年人均GNP达2780美元,世界排名58位,到2002年为2850美元,排名跌至第70位。前车既覆,后人之鉴。"拉美现象"的教训值得记取。
    (二)经济成长逐步由起飞向成熟阶段推进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一书中,将经济成长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起飞是最重要的突变阶段,其条件有三个:高积累率、建立主导部门和适宜的制度保证。当具备这三个条件起飞后,经济各部门逐渐羽翼丰满,进入向成熟推进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是一个社会把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配置的时期。
    江苏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大体经历了罗斯托所描述的阶段,正处于从经济起飞向成熟阶段推进的过渡时期。其主要特点:一是生产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第二产业投资4862.8亿元,比1990、1995、2000年分别年递增26.7%、19.5%和29.1%。江苏总储蓄率(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十五"期末,全省累计实际到帐外资突破1000亿美元,达1030亿美元。从2003年起,实际到帐外资连续三年超过10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二是出现一批高成长部门和行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较快发展,交通运输、电力、信息产业、化工、钢铁、房地产等行业对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子通信、纺织、化工成为江苏工业的三大行业。三是市场体制和机制日益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逐步完善。2005年,全省经济总量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为42%,私营个体经济比重达33%,外资经济比重达25%。但进一步考察发现,现阶段江苏经济发展还未进入一种稳态,如果资本和劳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信息和知识才是经济成熟阶段的标志。目前江苏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和55%,而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三)产业结构进入由低层次向高度化升级的变动期
    产业结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无论是配第-克拉克定律,还是钱纳里、库兹涅茨的研究,都阐述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后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江苏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在GDP构成以及就业份额中,非农产业的地位显著上升。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12.0∶51.7∶36.3调整为2005年的7.6∶56.6∶35.8;相应地,就业结构比例分别由42.8∶30.2∶27.0调整为31.5∶34.3∶34.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44.8%上升到2005年的51.0%。工业内部结构逐步向重工业化演进。"表2"列示的近似霍夫曼比例揭示了江苏重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轨迹。可见,江苏工业结构已实现从轻化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换,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霍夫曼阶段中第三阶段的中、后期。表2 江苏轻重工业结构及近似霍夫曼比率
年份 人均GDP(美元) 轻工业比重(%) 重工业比重(%) 近似霍夫曼比率
1990 440 54.6 45.4 1.21
1995 874 48.8 51.2 0.95
2000 1422 43.0 57.0 0.75
2001 1561 42.5 57.5 0.74
2002 1739 41.8 58.2 0.72
2003 2029 37.3 62.7 0.60
2004 2520 34.2 65.8 0.52
2005 3038 32.7 67.3 0.49
    注:霍夫曼比率运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比近似计算。其值越小,表明工业化水平越高。依据霍夫曼比率,可大致将工业化划分为4个阶段:5(±1)为第一阶段,2.5(±1)为第二阶段,1(±0.5)为第三阶段,1以下为第四阶段。
    但江苏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远没有完结。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仍较低,农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制造业层次和水平不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往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而江苏这一比重仅为35.8%,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44%)。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在60左右,结构整体效益水平较低。因此,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重化工业主导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特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
    (四)发展的动力机制由投资走向创新
    近年来在江苏经济快速增长中,投资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2004年,全省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地区生产总值)为51.7%,比1978年提高20.4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78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世界平均投资率水平为19.9%,而同年江苏投资率达45.2%。2005年,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8739.7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47.8%,比2000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投资扩张一方面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但另一方面对资源环境构成了较大压力,经济增长对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排放产品的依赖性增强,造成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污染日趋加重。
    著名的"竞争战略之父"波特把经济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按此观点,江苏现在应属于投资驱动发展阶段。主要依靠高额资本拉动经济增长,虽然能在一定时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迟早会出现投资报酬递减的问题,引起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等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量之比)上升。据测算,"八五"时期以前江苏的ICOR在大部分年份为2以下,"九五"、"十五"时期分别上升到3.66和3.34。换言之,江苏每增加1亿元的GDP需要投资3亿元以上,而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则仅需1-2亿元。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充分证明了依赖资源和资本、而不是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率支持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表3 江苏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变化情况
年份 GDP增量(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ICOR 平滑后的ICOR(五年移动平均)
1980 21.25 34.73 1.6344
1985 132.97 191.93 1.4434 1.8639
1990 94.65 356.30 3.7644 2.3214
1995 1097.86 1680.17 1.5304 1.9338
2000 884.91 2995.43 3.3850 4.1531
2005 3268.52 8739.71 2.6739 -
"六五"时期 332.02 537.89 1.6201 1.7967
"七五"时期 764.68 1606.75 2.1012 2.1719
"八五"时期 3738.75 5307.18 1.4195 1.8772
"九五"时期 3427.48 12426.20 3.6255 3.6550
"十五"时期 9689.39 28055.30 2.8955 3.3367
    注:ICOR值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其值越低投资效率越高。
    二、新阶段新起点:自主创新的现实需要与障碍因素
    很显然,迈进新门槛,要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使江苏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先导地位,决不能沿袭以往的发展老路,必须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增添新的发展活力。实践证明,加快自主科技创新,是江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竞争优势的现实抉择,是决定全省未来命运的战略之策。
    (一)从世界发展大势和特殊省情看创新的紧迫性
    ――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及其竞争力至关重要,成为决定国力民生的终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日益普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焦点。发达国家通过在全世界吸引人才,控制知识产权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形成对世界市场高度的垄断和超额利润。过去那种单纯的以价格优势为基础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保障本国利益的获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和地区,更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
    ――加快科技创新是克服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江苏是一个资源匮乏省份,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人均资源全国最少、单位面积的污染负荷全国最重,人均耕地不足1亩,煤炭基础储量、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比重不足1%,一次能源生产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不足1/5,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要从省外输入,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如果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不作大的调整,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发展道路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不但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特殊的省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江苏只有依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克服资源与环境禀赋的约束,加速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江苏加工"经"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才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进"两个率先"的现实需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目前全省全面小康建设进展顺利,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苏南部分地区在全面小康达标的基础上正在向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江苏还没有摆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困扰,没有形成与"两个率先"相适应的增长结构。"两个率先"不是单纯的数量增长目标,而是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从根本上讲,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进技术进步,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才有保障。否则,必将延缓"两个率先"进程。如果说通过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发展开放型经济、本世纪初发展民营经济,使江苏经济不断跨上新台阶,那么,现阶段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
    (二)从经济增长因素测度结果看创新的必要性
    建立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模型,即固定代替弹性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测度。具体形式为:
    (1)
    上式中:Y、L、K、At分别为生产量、劳动力、生产资金和技术进步指数; 、 为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系数,统称为分布参数; 、 为替代参数和阶次参数。
    采用1990-2005年截面资料,进行参数估计得到:
    (2)
    (-0.169)(0.567) (0.143) (0.632)
    R2=0.990,ADR2=0.988,F=376.164,DW=1.077
    CES生产函数:
    (3)
    为便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对 和 进行正则化处理,得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32和0.68。同时,估算出C-D生产函数:
    (4)
    (26.897) (35.009)
    R2=0.9895,ADR2=0.9887, F=1416.8 ,DW=1.11
    根据规模经济不变的C-D函数估算出资本产出弹性是0.89,劳动产出弹性为0.11。结合有关文献研究(洪银兴、沈坤荣,2000),对上述两个模型计算出的弹性取平均值处理,得到资本产出弹性为0.51,劳动产出弹性为0.49。从模型的估计结果看,拟合效果较好。据此,我们计算了1990-2005年各要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见"表4"。表4 1990-2005年江苏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
年均增长率(%) 产出弹性 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GDP 13.6 - - -
资本投入 16.4 0.51 61.13 8.3
劳动投入 0.4 0.49 1.44 0.2
技术进步 - - 37.43 5.1
    "表4"结果显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和劳动要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1%和1.4%,综合要素的贡献率为37.4%。这表明,支持江苏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为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的贡献较低,综合要素的贡献比较有限,表现为一种典型的投资推动型增长模式。而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以科技进步驱动经济增长应是江苏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从科技进步中存在的不足看创新的艰巨性
    ――高技术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比重上升。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928.2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递增34.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17.2%提高到24.3%。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的42.7%。但这些产值和出口中的大部分是由三资企业实现的,企业多属于引进关键生产设备和元器件建立起来的加工组装型企业,其产品多以贴牌或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2005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只有24%,而发达国家水平普遍在40%以上。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见下图)。曲线两端中,一边是高端研发、设计,另一边是品牌营销、服务,最底端为加工制造环节。在这个近乎完美的"微笑曲线"中,清晰地勾勒出了制造业各环节的地位,跨国公司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加工组装部门只是靠廉价劳动力赚取的那份最微薄的加工费。一般而言,处在两边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底端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芭比娃娃由江苏苏州某企业贴牌生产,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为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只有2美元,而这2美元中的1美元是管理费和运输费、1美元中0.65美元用于支付来料费用,最后余下的0.35美元才是企业所得。
    "微笑曲线"示意图
    ――持续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江苏研发投入不断扩大,2005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8%,比2000年提升0.53个百分点,但投入强度仍然不够,与一些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很大。2003年,美国、日本、韩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3.15%、2.64%。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但有相当多的企业未开展科技活动(50%左右),而且投入较低。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江苏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0.59%,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投入强度0.03个百分点,但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中小型企业每年用于R&D的费用占公司年销售额2-3%的比重,更低于世界500强平均为5-10%的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偏弱。由于科技活动未能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部分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科技先导的先进意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而不得不依赖外国的品牌从事贴牌(OEM)生产。江苏有创新活动企业平均投入创新费用668.9万元,低于山东1104.8万元、广东927.3万元的水平。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约为1:0.12,而这一比例日本和韩国是1:5。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必然妨碍企业在模仿学习中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情况看,江苏与先进省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具体见"表5")。表5 2005年沪苏浙鲁粤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情况
受理专利申请量(万件) #发明专利 专利授权量(万件)
绝对量(万件) 占申请量比重(%)
全国 38.32 9.31 24.3 17.16
上海 3.27 1.04 31.8 1.26
江苏 3.48 0.66 19.0 1.36
浙江 4.30 0.68 15.8 1.90
山东 2.89 0.48 16.6 1.07
广东 7.22 1.29 17.9 3.69
    ――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畅通。由于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薄弱、创业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企业配置科技资源效率不高和科技转化动力不强等,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不够快。根据对2005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江苏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列上海、北京、天津、广东之后居第5位,其中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居第7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第12位。这表明,江苏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在全国较高,但在实现与市场需求对接等方面还有差距。
    ――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江苏高等院校密集、科研院所众多,高等院校数、在校大学生数、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在全国领先,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欠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江苏拥有的R&D人员为10.3万人年,居全国第二,但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仅为74.2%,低于全国平均6.2个百分点。一方面高层次人才不足,另一方面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直接制约了制造业水平向价值链高端的提升。
    三、借鉴与启迪:国内外自主创新的经验教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择的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些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同时,汲取一些失败的教训,也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一)美国、日本的做法
    美国: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最尖端科技领域处于前沿地位,引领着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方向。美国经济逐渐强大的过程正是科技创新对经济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并最终确立为主动力的过程。根据丹尼森和乔根森等人的研究,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7-1969年)主要以增加投入为主。这个时期美国平均总量产出每年增长3.63%,资本投入增长为3.98%,劳动投入增长1.78%,资本投入是产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占到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40%以上,而生产率因素只占20%。第二阶段(1970-1991年)以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生产为主要动力。美国经济在70年代步入滞胀期,被迫转入依靠节约生产要素,追求资源高效利用的增长方式。从80年代起,美国开始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总和生产要素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度突破50%。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为新经济增长期。主要特征是,技术进步持续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到2000年初,GDP年均增长率2.7%,2002、2003、2004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4%、3.1%、4.4%,表现为稳定的持续增长态势。
    日本:经过1946-1955年的恢复,战后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65-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和原联邦德国;到199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3829亿美元,比美国还多5000美元。主要原因是,通过向先进国家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对外国产品、工艺和组织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在1955-1975年的20年时间里,日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24.8万项,吸收和消化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时间开发的全部先进技术。但在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漫长的低迷期,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原生型的自主创新,长期注重实际应用,不十分重视独创性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不重视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正是美国的技术原始创新模式和日本的技术模仿性创新模式的区别,才导致了两国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
    (二)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做法
    东亚地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特别是以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东亚奇迹",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史所罕见。表6 东亚国家(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
年份 世界 韩国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新加坡 泰国 印尼
1961―1969 5.2 8.3 9.5 11.7 8.8 8.1 3.9
1970―1979 3.9 9.3 10.2 9.2 9.4 7.3 7.8
1980―1989 3.1 8.0 7.7 7.2 7.2 7.2 5.8
1991―2002 3.2 5.9 - 4.0 6.3 4.3 4.1
    注: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郭金龙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国际统计年鉴》等整理。
    东亚模式以其经济增长速度高、发展持续时间长、经济效益好、贫富差距小等特征一度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模范。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亚地区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建立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经济起飞前的积累;70年代通过引进设备构建钢铁、化工等基础工业,基本建成技术密集型产业;80年代抓住以汽车、电子等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会,成功地实现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90年代开始转向以信息、电子、生物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东亚地区的技术创新路线主要是通过引进高起点的技术,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渐行成自己的产业部门,迅速提升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但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东亚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技术创新路径还没有摆脱从发达国家引进、改进和创新的模式,当劳动力和土地廉价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迫切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从而获得比较优势时,这种模式就失去了效力。
    (三)深圳的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土地换资金"和90年代的"资金引产业"历程,完成经济的原始积累。自90年代以来,深圳着力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动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取得良好成效。200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9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66.9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6%;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842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具有自主创新的企业群体、企业家群体和科技人才群体不断涌现。2005年底,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有3万多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达280家。除华为、中兴通讯、中集、比亚迪等有代表性的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外,一大批掌握了各自领域核心技术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也在迅速崛起。
    (四)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共性和启示
    1、注重研究开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基础研究、某些产业的关键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韩国1990年研发强度达到1.9%,2001年提高到3.0%,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电子工业强国。加快技术进步及其成果转化。1990年美国公司推出一项新产品需要35.5个月,到1995年只需23个月。
    2、重视国民教育和培训。由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各国都把教育和培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65年,香港、韩国、新加坡就已经普及初等教育,远远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3、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只有企业才能有效地将需求、技术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产学研各方面资源。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突出了企业主导作用。
    4、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主要投向于处于创业期末上市的新兴成长型企业。1999年,美国的风险资本达到了400多亿美元,每1美元的风险资本投资产生的专利比1美元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产出"多3到5倍。
    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要。美国已将知识产权列为国家资源和在全球市场上成功的要素之一,其知识产权贸易额占到总贸易额的50-60%。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技术标准专利化的新特征。
    6、有效的政府引导。政府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创新型企业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都能享受到创新激励政策的优惠,有利于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四、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目标与路径
    适应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抢占高技术战略制高点、发展阶段由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换的新要求,江苏应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道路,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依托优势,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目标定位
    实现未来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增长模式尽快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其基本路径是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更高层次上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将江苏的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以应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先进技术的自主应用为重点,大力开展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走出一条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江苏科技创新之路。通过构建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江苏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较长时间、较高速度的发展时期,并形成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和动力机制。
    (二)优势条件
    一是具有大规模制造能力的产业优势。近年来,江苏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大举向长三角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电子信息、新材料、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并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配套产品体系。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具备和配套产业能力提升,加上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提高,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能被分摊,从而使自主创新在投入上有了一定保证,也为一些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是具有较高的经济开放度优势。200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2279.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100.7%。江苏是FDI最集中和水平最高的区域,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50多家落户在江苏,实际到帐外资131.8亿美元,名列全国第一。开发园区比较发达,2005年,江苏拥有的12个国家级和75个省级开发区实现的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28.2%、25.2%、71.5%和70.5%。比较高的经济开放度,对提高"干中学"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再进一步实现技术超越,实现"二次创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日韩就是依靠技术立国,实行"二次创新",从而在二战后迅速崛起。
    三是具有比较发达的科教优势。2005年末,全省拥有科研与开发机构358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5.5万人;两院院士91人,居全国第3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74家,居全国第一;普通高校115所,在校大学生123.9万人,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131万人,均居全国第1位;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11.5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57.0%。根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5年江苏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达482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68.57%;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口1045万人,占常住人口13.98%,增长9.4%。较为发达的科教水平,说明江苏科技创新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潜能。
    (三)关键措施
    建立"一个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以满足江苏众多企业的巨大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整合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通过制定对企业起支持、鼓励作用的政策,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突出"两个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和载体建设。人才是创新中最活跃和关键的因素。科技创新的成败取决于能否用好科技人才,是否能培育出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人才奖励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重视促进创新人才向产业领域流动、向企业集聚。实行优惠的政策措施,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使江苏成为人才向往的创新创业热土。创新创业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需要各类载体支撑。一是大力推进各类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园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努力使各类园区真正成为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产业密集、创新型知识产权密集、创新型人才密集的重要基地。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面向全社会创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设施、以及面向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需求的创业服务设施。三是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发挥各种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科技和经济的融合。
    推进"三个对接"――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对接、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对接、市场机制和政府管理作用的对接。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引不来的。应当在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基础上,立足自主创新,有选择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但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要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和技术溢出带来的新机遇,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型再创新,引进产品进行工艺型再创新,引进人才进行发明型再创新,把江苏的开放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科技创新成果价值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通过科技创业。江苏20多年来每一次跨越发展都得益于创业,现在更加需要积极鼓励科技创业,实现创业形态从农民企业家创业到民营企业家创业,再到科技企业家创业的不断提升,依靠科技成果、依靠科技人才、依靠科研单位,使科技创业成为江苏新一轮发展的主力。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的研发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利益机制。同时,政府的引领作用事关科技创新全局。要利用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人才培养、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鼓励创业等手段实现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科技规划、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提供服务等工作,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