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世界杯足球赛战事正酣,尽管自己球队未能进入世界杯,但举国上下却有空前的狂热。我正好在世界杯期间回国省亲,国人对世界杯所表现出的热情使我思考。
我试图解读国人对世界杯狂热的现象,同时也发现另一个类似现象,就是外国品牌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 我曾撰文指出,外企对外的策略是“两头在中国”,即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将制造放在中国,逐渐地,再以外国品牌来占领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品牌效益。
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国人能够有狂热的兴趣,缺乏中国品牌的市场,中国人也不缺乏消费热情。这两个现象有些类似,也有相互的联系。在体育与商业联姻的年代,尽管中国队未能参加世界杯,中国球迷仍然表现出比较纯正的足球情结,但世界杯的主办方及其参与商家却更多地盯着中国人的钱包,其中一个主要策略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广告,试图在商业品牌上进行垄断,热爱足球的中国球迷在喜欢和欣赏那些外国球星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加深对球星们所代表的外企品牌的印象。
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界杯,中国人只是在支出,分不到世界杯的利润,而缺乏中国品牌的消费也只能让外企赚个大头。
在回国的几个星期里,我发现,外国品牌在中国的策略已基本成型,无论是汽车,还是成衣、运动鞋、饮料,以及化妆品等,在外国品牌的强攻下,国产品牌大多败下阵来,或被收购或被彻底赶出市场。更显外企策略的是,仿冒品牌商品市场一个个关闭,正牌专营店登陆中国市场,我去了一家耐克专营店,商品的价格与美国耐克产品的价格丝毫不差。此外,周围的亲朋也不乏有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买一双耐克运动鞋的。我也去了一家在上海滩上的星巴克咖啡馆,出乎我意料的是,星巴克咖啡和食品都比美国本土的价格还高,但中国顾客们却在坦然地消费星巴克的咖啡。
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游览于上海人民广场,我有一种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感觉,站在外滩,我向两岸望去,最让我注目的并非是东边那些高高矗立的现代钢筋建筑,而是西岸那些重新粉刷过的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还有那特别显眼的透亮的外国品牌标志,这中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折射了西方发达国家从这片土地上要获得巨大利益的愿望。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要反对与外企合作,也不是要指责那些对外国品牌着迷的消费者,我要提请注意的是,中国应该有对策去应对外企“两头在中国”的策略,也就是说,如何在这个相对公平的全球化竞争的舞台上,多为中国人争得一些利益,尤其是要帮助那些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中国人获得更加公平的收入。
做同样的工作,在美国能有比中国多数十倍的收入,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企业能够既得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又能从中国人不多的收入中赚到高额的品牌利润。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劳动者只能获得几百元的月收入,比如在一些内陆的纺织厂里,许多纺织工人仍然是大约400元的月工资,他们的收入也许刚刚只够吃喝,当然消费不起一件几百元的耐克短袖衫,外企也从来没有指望从那些纺织工人身上去取得品牌效益,外企要得到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可中国也有不少人能够喝得起20元一杯的星巴克咖啡,更有少数人能够将中国打造成奢侈品消费大国,外企就可以从这些有能力的消费者身上获得巨大的品牌效益,这也就是外企产品“两头在中国”之策略能够得以初步实现的客观原因。
对于如何冲破外国品牌垄断的局面,途径其实非常简单,但执行却极其复杂,打造出中国的品牌就是简单的途径,但复杂却是因为涉及体制、国策、文化等方面的事情。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可能会比较遥远,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企业沉醉于劳动力成本、中国消费者更爱外国品牌的情况下,应对外企“两头在中国”的战略的确是太大的挑战。(作者为高级信息管理咨询顾问,现居美国)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