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四川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大对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十五"时期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围绕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并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多种杠杆和手段,千方百计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如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各级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3元,与"九五"末期的2000年人均 1904元相比,5年间农民收入增加了899元,增长47.2%,年均增长8%。"十五"时期四川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特征:
    1、收入来源结构变化明显
    "十五"时期,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有三大特点: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2.7%, 2005年下降为60%,下降2.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4个百分点。二是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1.9%,2005年提高到34.1%,提高2.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4个百分点。三是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保持稳定。2005年,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1.5%,比2000年下降0.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为4.5%,比2000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2、家庭经营收入仍支撑农民收入增长
    2005年四川省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1682元,比2000年的1204元增加 478元,年均增长6.9%,比"九五"时期年均 6.8%的增幅高0.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加额占全部纯收入增加额的54.3%。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1449元,比2000年增加452元,年均增长7.8%;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233元,比2000年增加26元,年均增长2.4%。在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中,农业纯收入人均979元,比2000年增加227元,年均增长5.3%;牧业纯收入人均415元,比2000年增加201元,年均增长14.2%。可见,农村经济在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拓宽了新的空间。
    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新支撑点
    1985年,四川省劳务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受历史条件、工业发展水平及乡村企业非常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劳务收入水平非常低,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47元。随着国家对劳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四川省农村劳务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到200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提高到955元,是1985年的20.3倍,平均每年增加45.4元,年均增长16.3%;而20年间,农民纯收入水平由315元提高到2802元,平均每年增加124.4元,年均增长11.5%。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比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4.8个百分点。劳务收入日渐成为农村居民增收重要渠道。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955元,比2000年607元增加348元,年均增长9.5%,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全部纯收入增加额的38.7%。在农民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和在本地劳务收入同时并重。由于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以及农村种植、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开辟了本地务工的渠道。2005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达到600元,农民在本地域提供劳务收入人均293元。
    4、国家惠农政策直接、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以及"三补一减"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到位,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不但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且从减负方面也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贡献。2005年,四川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只有12.8元,比2000年的人均96.3元减少83.5元,负担下降幅度达86.7%。同时以政策性收入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性收入增长也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推动力。调查显示,2005年四川农民从粮食直接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收入人均净增加9.2元,从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中得到收入人均26.4元,获得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款、扶贫款、保险赔款和报销医疗费等收入8.8元。这些惠农政策使农民人均得到实惠达到44.4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9%。
    5、农民市场意识增强,现金收入增长较快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率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民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逐步加大。农民纯收入按收入类型划分为现金纯收入和实物纯收入,现金收入是反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农户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农民扩大生活消费、改善生活条件、繁荣农村市场的根本点。同时,现金纯收入比重越高,表明农民市场意识越强,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调查资料表明,2005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2120元,占全部纯收入的 75.7%。
    二、四川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时期,尽管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从目前四川省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没有明显提高,县域经济状况还不发达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收入来源不稳定,缺乏增长的后劲。综合分析,四川省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农业流通领域"一高一低"的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仍在高位运行并继续上涨。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致使农民被动增加生产费用的支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由于石油、天然气等基础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加之部分生产企业借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之机搭车涨价,化肥、农药、柴油、种子及饲料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据调查,2005年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2000年上涨了21.2%,其中化肥价格上涨了25.0%,农药上涨4.5%,农用机油上涨25.5%,种子上涨了9.5%,饲料价格上涨21.4%。二是农产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并呈现明显的跌势。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依靠农产品价格支撑农民增收的作用减弱。进入2005年后,四川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大幅回落,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3.2,比2004年的120.4降低17.2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大大减弱。两者一增一减,使农民增收倍感困难。
    2、农民从各类企业得到的收入变化不大。近年来,乡镇企业改制,减员增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但从业人员减少,从整体看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2005年,四川省农民来自企业的收入人均15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5.4%,与乡镇企业发达的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明显。
    3、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发展滞后,收入持续徘徊。从农民收入的来源看,2005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仅为8.3%,这与四川省农村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低层次的现状直接关联。2005年,四川省农民从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得到收入人均233元,仅比2000年增加26元,呈现明显的徘徊态势。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非农产业的发展。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最终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研究农民增收问题,不得不与城市居民收入进行比较,因为城乡居民收入始终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据四川城镇居民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拉大。"九五"期末的2000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04元,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894元低3990元(指标口径下同),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6元低5583元,五年时间,差距扩大了1593元,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5、增速减缓,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
    与"九五"时期相比,"十五"时期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额扩大,但增速降低。"十五"时期,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额为899元,比"九五"时期的746元多153元,年均增幅为8%,比"九五"时期的10.5%低2.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减慢。
    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十五"期末的2005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比内蒙古少186元,比重庆少6元,列第3位,比"九五"期末下降1位,在西部仍处于前列;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却有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452元;"十五"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了1002元,而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了89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103元,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比较,差就距更大。"十五"期末,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列21位,与"九五"末期持平。
    三、确保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巩固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四川是个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四川省粮食生产规模已达到3211.1万吨的较高水平,受气候、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和种粮收入再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虽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中、低产田的改造以及可耕地的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粮食产量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也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从目前四川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农民种粮收入不可能再有大的增长。因此,要实现四川省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必须优化种植业结构,广开门路,实现多渠道增收。
    优化种植业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部分,它必须在保证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调整结构不能简单地以增加数量为目标,重点是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川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不大,主要作物有油料、棉花、烟叶、麻类和糖料,且主要是满足本省生产、生活需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难有大的调整,应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适当调减效益差、亩产水平低的棉花面积扩大油料、烟叶面积。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四川省发展畜牧业的饲料工业发达,饲料资源丰富,而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省农民人均从畜牧业生产中获得的纯收入所占比重较低,这与粮食生产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据统计,2005年四川省农民人均从畜牧业生产中获得的纯收入是415元,仅占全部人均纯收入的14.8%。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粮食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加快粮食的过腹转化,疏通畜牧产品流通渠道,提高畜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就可以实现四川省农民纯收入的大幅度增长。首先,四川省有丰富的粮食资源和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气候特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其次,近几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立足粮食优势,造就畜牧业强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再次,四川省农民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传统。只要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防疫水平,增强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农民收入中畜牧业收入所占份额就一定会大幅度上升。从宏观上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谷物的消费量逐年减少,而对畜产品的消费量则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抓好农产品加工,搞活流通。农民生产出产品后,除部分自己消费外,其余的则通过市场销售,以换回资金,满足扩大再生产和其他生活消费的需要。然而,近几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现象,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最终影响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这固然有农产品总量相对过剩的原因,但与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高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市场不健全不无关系。
    农产品加工转化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之一,不仅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且关系到扩充农业的中间需求,对整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有效缓解"卖难"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通过精深加工可以创农产品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其顺利进入省外、国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其价值也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值,既增加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同时还可带动农产品储藏、保鲜、流通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
    四川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粮、猪、烟、酒全国闻名,特别是酒名扬天下。粮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的是劳动力资源充裕、费用低廉的优势。而猪、烟、酒则是四川农产品加工转化的杰作,是财税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今后四川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时,应充分利用四川省农产品总量优势,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以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
    农民生产活动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把农产品有效地销售出去,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再把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也是农民实现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经。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4年多时间里,四川农业、农民并没有真正直接面临更多更强的对手,接受的挑战也不多,但我们最终会在国际市场上面对现实,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活跃农村市场,搞活流通,通过不断的磨练来提高接受挑战的经验,把握机会的能力。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计。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要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组织实施好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