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荣飞郭晋晖发自天津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天津视察一周年后,中国第二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正全力破解融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遭遇的难题。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昨天坦承,滨海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而出现的。
不同的定位
和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更具有自身特点。
皮黔生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的综合配套改革是围绕着争取建立“自由贸易区”来进行;上海浦东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则是围绕着建设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来进行的。而据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和中央的要求,滨海新区将围绕着创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来进行。
数据支撑了这一点,2005年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GDP分别是1608亿元和2108亿元,其中滨海新区第二产业1110.6亿元,工业发展水平略高于浦东新区1070.96亿元。但在第三产业方面,滨海新区的产值是不到500亿元,而浦东新区则已达1030亿元。
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大项目的相继落户。中石化投资的125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约80亿元的天碱搬迁改造项目也已开工。在外资领域,仅自去年6月以来,滨海新区就已新引进韩国乐金、香港地区锦湖轮胎等10余个超亿美元大项目。
一位浦东新区官员向《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日报》分析,相对于浦东,天津滨海新区这次还重在开发,而不在改革。
6月初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后,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提出,新区速度要有比20%更高的年均增长率。皮黔生表示,预计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GDP增长1930亿元,增长率为20%,工业产值达4800亿元,增长率为20%。
破解融资和土地难题
确定发展制造业为中心思路后,滨海新区相应的逻辑也自然展开。滨海新区一位接近决策层人士表示,滨海新区急需实施资源抢攻战略。
首先是融资体制问题。上述人士表示,滨海新区目前并不缺钱,国家开发银行的500亿元专项贷款规模以及国家800亿元信贷指标都能缓解资金缺口。但为长远资金充足考虑,在金融工具创新之前先要进行投资体制改革。该人士透露,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抓投资体制改革。
作为落实资金保障的一步,昨天,滨海新区管委会宣布,由滨海新区管委会出资组建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承接国家开发银行500亿元贷款的承贷主体。
此外,滨海新区还在谋划土地方面的大动作。
皮黔生表示,中央决定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滨海新区拥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合于制造业的发展。据了解,在现在的规划中,滨海新区有2270平方公里的战略纵深,其中又有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储备。
皮黔生透露,目前滨海新区管委会和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正在共同组建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以确保新区能够顺利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
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宋联新告诉本报记者,成立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旨在保证大额贷款偿还。
另一方面,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成立也是旨在生成足够多的存量土地,“滨海新区以大项目投建来迅速促成制造业基地,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前期收购、整理、储备,避免滨海长期以来的现用现征的仓促模式。”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滨海分局一位处长表示。
目前滨海新区已规划和确定完毕区内的八大产业布局,“这八大功能区虽已经定位和规划,可规划中的土地性质并没有确定下来。土地还在各种所有者和使用者手上。”该处长告诉本报记者。
同时,滨海新区内部土地资源分配并不均匀,为建制造业基地所需的工业项目和大额资金在各区的分配问题也是个各区间的重大利益问题。为此,滨海新区也开始了人事调整并启动了机构改革方案,以进一步理顺功能区和行政区、新区和协调下的8大功能区、新区和天津市城区之间的关系,强化滨海新区管委会功能。
“我们现正在积极制定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于8月底报国务院审批。”皮黔生说。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