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个股点评_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地域板块 null
安徽新农村建设的条件、难点和着力点
时间:2006年06月28日15:49 我来说两句  

Stock Code:1A0001
     (行情-论坛)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国家统计局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当代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
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三农"在全省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2005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1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4.5%,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8.6%,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在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现实意义:一项惠及当代、泽被千秋的民心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基本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主要是指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总体目标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尤为必要。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共同富裕的核心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转变。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目前,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农民是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农民收入没有较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得不到较大改善,扩大内需就缺乏长期可靠的市场支撑。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不竭的现实消费需要,进而拉动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激活农村巨大的消费需求,繁荣农村经济。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跨越式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发挥原有产业、资源优势,更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安徽奋力崛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空间和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在农村,最终的进程更取决于农村。只有广大农民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明显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也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农村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态势,才能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公用事业落后等状况亟待改变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相比,与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不少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1、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处于比较艰难的爬坡阶段,总量扩张少、发展速度低、效率提高慢。从总量看,2005年,全省一产增加值959.6亿元,比2000年增加217.8亿元,年均增加43.6亿元,只相当于GDP增量的8.8%;全省61个县(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45.9%,低于其人口所占比重26.3个百分点。从速度看,"十五"时期,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仅增长1.3%,分别低于第二、第三产业12.3个和11.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比 "八五"、"九五"时期分别低2.8个和4.4个百分点。从产出效率看,2005年全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307元/人,比2000年提高1632元/人,但与二产、三产的差距由2000年的14397元/人、9354元/人扩大到24129元/人和15082元/人,全省近50%的劳动力创造的GDP还不到全省的五分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很大。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但基础仍然薄弱。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安徽省农村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设施不配套,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破损较严重。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872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丰收面积仅占耕地的 61.5%,机电灌溉面积仅占69.5%,节水灌溉面积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五分之一。二是农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受制于自然条件。安徽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全省平均每年成灾面积50万公顷,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2003年淮河、滁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使皖北六市、滁州市粮食减产34.7%,油料、棉花分别减产40.7%和42.8%,农民收入下降7.2%。三是耕地减少,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全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由"九五"末的1.04亩减少到"十五"末的0.94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不到50%。四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生产性投入少。2005年,全省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机械动力9.8千瓦,农作物机耕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不到一半,机收面积比重不到四成,机播比重不到三成,特别是还有11.2%的农户仍在使用役畜耕作。当年农户生产性投入不到农户总投资的20%。

    3、农民收入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安徽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中,与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所扩大。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1%,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分别比2000年扩大296元和4.8个百分点。与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2000年的3359元扩大到5830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74∶1扩大到2005年的3.21∶1。"十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6.4%。由于收入较低,农民消费水平也难以提高。2004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为291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54.5%,大致相当于城镇居民1994-1995年的消费水平。目前,城镇居民已进入万元级消费阶段,而农民仍然停留在千元级消费阶段。全省15.4%的农村家庭缺少彩电,50-70%的农户还没有购买洗衣机、摩托车和手机,78-90%的农户没有电冰箱和组合音响,90%以上的农户家中没有空调机、照相机和热水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安徽显得尤为迫切。

    4、农村公共事业亟待进一步发展。除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外,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一是农民生活条件落后,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农户饮水主要取自井水、塘水、江河湖泊,使用自来水的农户只占19.1%,约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农村现有的人居环境相对较差,48%的农村厕所尚未达到卫生标准,仅有3.3%的农村住户用上"水冲式厕所",使用旱厕或无厕所的农户占到96.7%。二是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因困辍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低于城市;师资缺口大,比较优秀的教师主要聚集在城市,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差,缺少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病危校舍占到9%,比全国高2.4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30%的公共卫生资源,应住院治疗的农民中有75%左右未住院,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充分满足。四是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全省206个乡镇没有文化站,1284个乡镇文化站没有达标,近300万农民还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五是社会保障能力不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较低、供养标准不高,特困群众救助标准也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条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三农"问题出现转机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加快发展,安徽省经济基础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1、国民经济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005年安徽省人均GDP1049.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从产业结构看,2005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7.9∶41.6∶40.5,二、三产比重均稳定在40%左右,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4.1%,非农经济与第一产业之比超过8∶2,家电、汽车、能源原材料、工程机械等优势行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一产从业人员份额降到50%以下,2005年为48.6%。这一特征,与工业化国家工业支持农业时的产业结构相似,安徽已基本具备建设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5%,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提供了支持。

    2、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新农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收入连上四个百亿元台阶,2005年达到656.4亿元,累计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730亿元左右,占到财政总支出的27%。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将达到1800亿元左右。支农投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为支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国家对"三农"问题进一步重视,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新政策,明确要求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在加强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给安徽带来机遇。从省内看,"东向战略"、"全民创业行动"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各地也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如合肥将2.5亿元开发银行贷款用于新农村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开展5个村土地整理试点;芜湖、淮南、铜陵、滁州、淮北、巢湖、六安拨款1000-30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广德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越来越宽松。

    3、粮食生产得到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十五"以来的减免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种田负担,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两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在连续多年下降后出现回升,2005年达到5988千公顷,比最低时的2001年增加689千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2600万吨以上,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也不断增加。通过对大型商品粮、优质油料基地和良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全省水稻、小麦、油菜优质品率分别达到51%、40%和91%,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到2005年底,全省拥有名牌农产品2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91个,获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到479个,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了安徽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省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55家,省级龙头企业集团1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到2005年,已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900个,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利税40多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建设"六小工程",新增沼气用户25万户,乡村公路达到9万公里,通邮、通电、通广播电视的村接近或达到100%。全省自来水受益村数6181个,占总村数的25.7%,比2000年提高7.8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4、城市资本积累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空间布局向农村调整、加大农村建设力度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的建设,安徽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1979-2005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53亿元,其中,"十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801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多,年均增长23.8%。从投向看,城镇和非农行业投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十五"时期,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0%,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2000年的66.5%提高到2005年的84.9%;非农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城市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1938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73.8%;排水管道长度6858公里,增长66.5%;公共绿地面积6939公顷,增长39.5%。城市的道路、水、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为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投资区域向农村转移,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5、全社会关注"三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高涨。当前,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正在形成,建设新农村有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最重要的是,为切实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即省委5号文件),并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达到"五新"目标,创造鲜活典型,带动并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同时,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改变生存环境状况的愿望强烈,盼望整治污染,绿化村庄,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样拥有洁净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等。农民群众的热情也很高,愿意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四、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新农村建设是安徽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

    1、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支持能力有限。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经济大省,更不是经济强省,2005年,全省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5%,大体相当于全国2001年的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1%,低于人口(5%)和生产总值(2.9%)所占比重;人均财政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百元GDP提供财政收入比全国低5.1元。全省61个县(市)人均财政收入306元,尚低于江西的490元,全省还有21个县人均财政收入低于200元,特别是有少数人口大县,人均财政收入尚不到100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财政支持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能力有待提高。

    2、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难度较大。其一,皖北及沿淮地区相对落后,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较弱。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37.2%,低于人口比重17.5个百分点;宿州、亳州、六安三市人均GDP只有5000多元,阜阳尚不到4000元,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人均20000元左右)相比差距甚大。亳州、宿州人口都在500万人以上,但财政收入不足14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只有200多元,不及财力较好地区的二十分之一。2005年,宿州、亳州、阜阳等市一产增加值比重仍在30%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只有20%左右,基本上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还未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皖北及沿淮地区是安徽省农业大区、粮食主产区,农村人口占到全省的60%,"三农"问题如不能取得突破,必将影响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其二,贫困地区和山区发展水平低,建设新农村难度较大。2005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GDP4627元,仅为全省53.8%,人均财政收入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4元,分别低于全省762元和527元。全省17个山区县(市)主要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当年人均GDP6895元,低于全省1702元,人均财政收入489元,为全省的48.3%。显然,山区或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愿望最强烈,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的地区。

    3、农民增收渠道少,持续快速增收难度较大。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安徽省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但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只增加了200元,不到农民收入增量的30%,受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的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很难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农民要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八成以上的农民靠外出务工来增收。"十五"时期,全省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年均增长15.2%,高于家庭经营收入增幅12.3个百分点,务工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6.1%提高到2005年的24%。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2005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为635.4元,比上年增长7.4%,增幅回落4.6个百分点。另外,财政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靠政策补贴增收受限。

    4、农村劳动力"流失"较多,建设新农村缺少强有力的主体。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加之农业效益低下、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留守的多为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难以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据调查,2005年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到87.3%,高出农村相应比例31.4个百分点;从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看,初中占74.4%,高中及以上占10.3%,分别高于农村相应比例20.2个和0.4个百分点。目前,农村留守劳动力不仅年龄结构加速老化,文化水平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从而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而且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滋生"厌农"思想,不愿再回到农门,城市失业或下岗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大学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建设新农村缺少优质的人力资源。

    五、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立足"五个提高",建立长效机制,扎实稳步推进

    安徽省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差异较大。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必须因地制宜,把握好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1、构建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水平。据有关测算,按照一定标准建设农村道路、安全用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1700-4900元,这样算来,全省大致需要715亿元到2059亿元。在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财力并不充裕、各方面支出需求比较大的情况下,必须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财政资金为主导、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通过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贴息、以物代资、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手段,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能动性,引导农民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产业和社会事业,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产权制度,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基本农田、小型水利、农村沼气等一些微小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并明确国家补助标准;对农村供水、水电、节水灌溉等工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拍卖转让等方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

    2、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切实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直接补贴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取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121强龙工程",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积极扶持和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十一五"末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达到50%左右。

    3、调整资金投向,着力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水平。建设新农村,投入是硬条件。一是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保证"三农"投入不断增长。二是调整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加强财政投入向示范村、示范镇倾斜,发挥"千村百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由点及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引导农发行、国家开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在安徽省的投资主要分布于非农产业、城市,投向农业、农村的外资明显不足。2005年,外资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到5%,61个县(市)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不到20%。建设新农村,应调整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外商在农业和农村的比重,同时,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

    4、实施创业工程,着力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建设新农村,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900万以上,劳动力转移一方面是鼓励走出去,进入大中城市,但更重要的是留在家乡,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打工经济固然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光靠打工来增加农民收入,"生产"不可能充分"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全民创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第一动力,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务工经商,特别是吸引有一定市场经验、技术、资金积累的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和特色旅游业,让农民在农忙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到本地企业打工,这样,既能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壮大农村经济,也能降低打工成本。要积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人员搭建宽松的创业平台,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回乡创业人员,给予奖励,扩大示范效应,以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另外,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选派德才兼备、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创业,加大城市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

    5、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30年的时间内走完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原因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新村教育作为新村运动的核心,把一切正规和非正规的区域社会教育活动和新村运动同步进行。因此,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首先是更新观念,使广大农民摆脱封闭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的束缚,改变精神面貌,激发内在动力。其次是加快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并让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农民扎根农村。第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青年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当前,应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以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之,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走出农村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务工技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文明,最终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青藏铁路7.1全线通车
·温家宝出访非洲七国
·扎卡维被炸死 06高考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2006世界杯 姚明 王治郅
·2006年德国世界杯
·世界杯赛程/电视转播表
·世界杯视频 积分榜
·世界杯精彩图片
·日产轩逸 奇瑞V5 国六条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