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近5年进出口概况
    据海关统计,金属加工机床(包括金属切削机床)近5年来进口持续高速增长(表1)。出口起伏很大,有时下降,有时略有增长。 进出口逆差逐年增加,1999年为12.79亿美元,2000年为15.92亿美元,2001年为21.6亿美元,2002年为28.37亿美元。2003年1—10月进口金额33.4亿美元,已超过2002年全年进口31.5亿美元,逆差30.4l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口额和逆差又将是一个新的峰值。
    表1 金属加工机床近5年进出口情况
    年 份进 口 出 口 进出口逆差
    /亿美元
    数量/万台金额/亿美元金额比上年增减(%)数量/万台金额/亿美元金额比上年增减(%)
    1999年 8.9415.068.33392.27—3.412.79
    2000年10.418.925.54382.98 31.415.92
    2001年10 24.527.34552.9 21.6
    2002年12.431.531.1 556 3.138.1 28.37
    2003年1—10月 10.4 33.4355112.991830.41
    注:数量栏中包括砂轮机、台钻、抛光机等。
    1.2 近2年进出口具体情况
    (1)进口情况
    2002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12.4万台(包括砂轮机、台钻、抛光机,下同),金额31.5亿美元,比上年(下同)金额增长31.1%。其中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进口1.5万台,金额15.1亿美元,占合计金额的47.9%。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 进口金额居第l位的是特种加工机床,为6199台,金额4.25亿美元,金额增长45.4%。其中数控电加工机床进口1772台,金额9397万美元,金额增长27%;激光加工机床进口1029台,金额9975万美元,金额增长38.6%;
    ② 锻压机床进口金额居第2位,为1.2万台,金额3.9亿美元,金额增长46%。其中数控锻压机床进口312台,金额2.1亿美元,金额增长45.5%;
    ③ 进口金额居第3位的是加工中心,进口3359台,金额3.6亿美元,金额增长23.8%。其中立式加工中心进口2306台,金额1.7亿美元,金额增长36%;卧式加工中心进口378台,金额1.08亿美元,金额增长10.5%;龙门式加工中心进口78台,金额0.3亿美元,金额增长45.1%;
    ④ 磨床进口金额居第4位,为1.1万台,金额2.9亿美元,金额增长2.3%。其中数控磨床进口1401台,金额1.45亿美元,金额增长24.1%。进口数控磨床中,数控平面磨床458台,金额2349万美元;数控外圆磨床225台,金额3989万美元;数控内圆磨床l18台,金额l 066万美元;数控刃磨床235台,金额2523万美元;其他数控磨床365台,金额4574万美元。
    ⑤ 车床进口1.3万台,金额2.8亿美元,金额增长31.8%。其中数控车床5446台,金额2.27亿美元,金额占车床进口额的81%,金额增长31.8%。数控车床中,卧式为2245台,金额1.06亿美元;立式等为3201台,金额1.2亿美元;
    ⑥ 铣床进口7736台,金额1.95亿美元,金额增长30.7%。其中数控铣床2405台,金额1.5亿美元,金额增长31.8%;
    ⑦ 机械压力机进口4929台,金额9963万美元,金额增长历.7%;
    ⑧ 液压压力机进口2651台,金额8899万美元,金额增长50.9%;
    ⑨ 磨齿机等齿轮加工机床进口573台,金额4228万美元,金额增长35.9%;
    ⑩ 折弯机、剪切机、冲孔机三种机床进口9190台,金额2.15亿美元。
    2003年1—10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10.4万台,金额33.4亿美元,金额增长35%。其中数控机床1.8万台,金额13.59亿美元,金额增长46%;加工中心4105台,金额5.1亿美元,金额增长80%;组合机床726台,金额6899万美元,金额下降4%。
    (2)出口情况
    2002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3.13亿美元,增长8.1%,其中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出口l732台,金额3056万美元,占合计金额10%,平均每台1.76万美元。出口金额大的有:
    ① 钻床出口7481万美元,金额增长16.7%,主要是台式钻床;
    ② 车床出口4.9万台,金额5948万美元,金额增长7.4%。其中数控车床418台,金额443万美元,平均每台1.06万美元,技术含量较低;
    ⑦ 特种加工机床出口1989台,金额2354万美元,金额增长8.3%。其中数控电加工机床858台,金额1530万美元,金额增长17%;
    ④ 铣床出口1.1万台,金额1197万美元,金额增长9%;
    ⑤ 磨床出口l 797台,金额898万美元,金额增长19%。
    此外,加工中心出口172台,金额377万美元;齿轮加工机床出口404台,金额276万美元;折弯机出口金额837万美元;剪切机出口金额469万美元;冲孔机出口金额116万美元;锻压机床出口金额558万美元。
    2003年1—10月金届加工机床出口511万台,金额2.99亿美元,金额增长18%。 其中数控机床出口188l台,金额3216万美元,金额增长41%;加工中心94台,金额315万美元,金额增长97%;组合机床2001台,金额179万美元,金额下降19%。
    2 正视差距,加快发展
    从机床行业近5年的情况看,进口强劲,出口乏力,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一方面说明我国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机床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产机床在品种、质量、可靠性以及交货期、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近几年来,我国机床行业在调整结构、研制开发新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切忌估计过高,要正视差距,迎头赶上,满足用户需要。
    机床行业的进出口状况,既反映了行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在我国面向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体现行业本身核心竞争力的水平。从近5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情况看,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2.1 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近几年机床行业的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尚未根本改观。需要继续努力,加大改组、改制的力度,淘汰一批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企业。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倾斜,提高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2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扩大出口
    出口是拉动机床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有关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仅占金属加工机床生产总值的10%左右,实在太低。2001年仅出口2.9亿美元,下降3%。从2002年起开始回升,出口3.13亿美元,增长8.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水平的机床出口了,如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型多工位全自动压力机出口美国;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的数控龙门双端面磨床出口日本等。2003年以来发展较快,1—10月出口增长18%,其中数控机床出口增长41%;加工中心出口增长97%。要继续将这个势头保持下去。
    从2003年9月1日起,机械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都可以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要组织力量大力扩大自营出口。出口的产品要针对不同需求,多元化地开拓国际市场。
    2002年出口在4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有:数控电加工机床、非数控卧式车床、台式钻床、非数控升降台铣床、砂轮机、锯床、非数控锻压机床、非数控折弯机、非数控剪切机、液压压力机、机械压力机、金属螺纹滚轧机、金属丝加工机等。要巩固和扩大这些优势产品的出口,做好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工作。同时要大力推销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如数控机床、A口工中心、高精度机床、组合机床、自动化程度高的压力机、磨齿机、折弯机、剪切机、冲孔机等。
    要在出口量较多的地区建立维修服务网点。
    有条件的企业,要走出去办厂设点和投资(或收购)、合作。将半成品、零配件出口,就地加工装配销售。大连机床集团、秦川机械集团已收购了几家国外知名的机床厂,迈出了中国机床行业收购国外高水平企业的路子,将有利于开拓国外市场,并通过嫁接融合,提升自己的产品技术水平。
    2.3 努力降低出口成本,缓解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
    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国际通行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主要内容是:
    (1) 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产品适当降低;
    (2) 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
    (3) 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实际退税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即中央财政负担75%,地方财政负担25%。
    (4)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生产企业白营出口,推进外贸代理制;
    (5)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从2004年起,由中央财政采取全额贴息等办法子以解决。
    机床行业中,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合机床3种产品仍然保持17%退税率不变,其它产品包括工具、零部件都由17%下降到13%。这将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和生产成本。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大力扩展自营出口。自营出口费用太高的,要寻找和委托代理商或中间人,扩大出口,缓解出口退税额减少的影响。
    2.4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外资,用好外资
    人世后,我国与世贸组织各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环境继续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也进一步改善。机床行业在吸引外资、中外合资、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北京第一机床厂与日本大限合资生产数控机床,宁江机床厂与日本西铁城合作生产数控纵切车床,上海机床厂、大连机床厂、秦川机械、沈阳机床厂、亚威机床厂也与外商签订了不同形式的合资、合作协议。但是总的看来,机床行业仍需加快步伐,拓宽中外合资、合作领域。选择知名度高,产品有竞争力,资金有实力的外国制造商开展交流接触,谈判合作。从机械工业情况看,中外合资、合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产品技术要先进或比较先进,国内需求较多。产品品种不要固定在一二种规格’,要力争使外商提供滚动转让技术的条件;
    (2) 价格要有竞争力。合资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部件、配套件,要考虑选用一部分国内生产的、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如继续将成套部件从国外运来,价格过高,生产成本降不下来,企业难以盈利;
    (3) 合资规模多为局部性的,全厂性的较少;
    (4) 股权比例。我国人世议定书中只规定汽车项目外商投资不能超过50%股权,其他产品未作规定。但如要享受进口设备免税待遇,我国政府规定,中方必须占25%股权。
    (5) 合资企业要充分利用外方国际销售渠道,扩大出口。
    2.5 大力发展进口量大,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
    进口的机床是用户实实在在的需求。要瞄准进口量大,"十五"、"十一五"期间需求量多、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加快研制开发,或引进技术。从进口情况看,进口金额大的主要是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特种加工机床、数控铣床和铣锤床、数控磨床、数控锻压机床和数
    控折弯、剪切、冲孔机床等。据海关分类,金属加工机床82个税目的产品中,2002年进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64种产品,其中进口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就有21种。据有关资料分析,进口金额大的产品主要有:
    ① 加工中心类中,有大规格立式加工中心、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
    ② 数控车床中的精密数控卧式车床、车削中心、车铣复合中心等;
    ③ 特种加工机床中,主要是精密电火花成形机床、精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大型火焰切割和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
    ④ 数控铣锤床中,主要是航天航空工业所需的高精度、较大规格的数控锤铣床,模具工业所需的五轴联动数控铣锤床等;
    ⑤ 数控磨床中,主要是精密数控磨床,数控成形磨床,汽车行业所需曲轴、凸轮轴等专用数控磨床等;
    ⑥ 汽车和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生产所需的,以高速加工中心为主的柔性生产线需求量也较多。
    要重视分析进口机床的情况,结合企业实际,选好产品,研制攻关。已研制开发的产品要尽快通过用户试生产转化为商品。
    2.6 重视关税的调节作用
    关税是调节进出口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国人世前关税平均水平为15.3%,今年已降到11%。工业品关税已由人世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10.3%,2005年将下调到9.3%。
    机械产品关税平均水平,2002年为9.9%,2003年为8.9%,到2005年大部分机械产品要降到5%—10%,少数要降到零。
    机床与工具行业2002年关税平均水平为9.9%,2003年为8.7%。其中金属加工机床2002年为11.4%,2003年为9.8%。
    2003年机床行业主要产品关税为:加工中心、大部分数控机床仍保持9.7%;数控龙门铣和数控立式车床为5%;数控剪切机床为7%。大多数非数控机床为12%,金属切削机床工件、附件为零(税号为84669300),金属成形机床工件、附件为6%,数控系统为5%。
    机床行业要从国内外两个市场选用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功能部件、零附件,以提高整机水平。
    2.7 关于机床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等。
    对机床行业自行研制开发的专利技术,拥有的商标和版权,有关企业要按照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工作,并加强管理。如发现有侵权行为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对于使用外商专利的,可到我国专利管理部门查询,是否已申请专利,如已申请,要办理有偿使用手续;如没有在我国申请专利,就要与有关制造商协商,采取技术转让或技贸结合等方式,获得技术。
    对测绘仿制外商产品和复制计算机软件的,有关企业一定要慎重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