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分组讨论中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的过程中,转移支付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贺铿委员说, 大量资金掌握在中央部门手中,又是分散掌握,出现重复交叉、资金浪费、“跑部钱进”等现象是很自然的。 成思危副委员长笑言:“我曾经说过,中秋节前北京堵车很严重,都是送月饼的,什么时候中秋节前北京不堵车了,我们的政府可能就好多了。” 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是对财政体制的一个修正机制,是对财政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加以修正。转移支付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它是将财政的溢出效益体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由于某些原因,目前中国转移支付成为了一种应急机制,甚至出现与分税制相背离的问题。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中央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政权的稳固,意义重大。 刘鹤章委员认为,目前基层财政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均同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权划分不合理有关,政府的正常运转经费得不到保障,在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转移支付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快改革,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他指出,目前转移支付在管理层面上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预算不公开、不透明;二是资金分配不公正、不公开;三是管理不规范,缺乏办法、标准、依据。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傅志寰说,专项转移支付的问题共有二百多项,这种现象是不大正常的。他建议应该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要求转移支付的钱,应该早点下到各个省,让各省在召开人代会的时候就编制到预算中。现在不光是中央的转移支付不透明,各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应该由各省作补充预算,纳入人大的监督范围。 刘鹤章说,管理上的问题不难解决,关键是如何摆正部门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他建议,对中央专款的设置实行准入制度,为减少专款设置上的随意性,建议专款的设置要报国务院批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要细化。有必要编制分省、分项目的预算,以此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形成自律机制;中央专款的项目、管理办法、申报程序、分配标准公开,分配情况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记者 王岩)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