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集团一直在寻求解决巨额利差损的有效途径。”6月28日,一位接近中国人寿的保险精算人士说。
此前一天,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下称国寿股份,2628.HK)与中信证券股份公司(G中信,600030.SH,下称中信证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国寿股份与其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下称国寿集团)斥资46.45亿元购买中信证券5亿股。 >>>我来说两句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保险界人士看来,此次交易的深层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化解国寿集团的利差损问题,因而对于集团有着更重要的财务投资意义。而对于国寿股份而言,交易也将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
账面赢利已达32亿
6月27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并报中国证监会审核批准,公司定向发行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为9.29元/股,最终发行对象为国寿集团与国寿股份,两公司分别认购1.5亿股和3.5亿股。
此外,国寿集团与国寿股份还分别持有867.45万股、460.71万股中信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并持有5.13亿股,占总股本的17.22%,分别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及第五大股东。
9.29元的发行价为4月28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但经历五月牛市的中信证券现在已是别样风景,股价接连飙升,至6月2日时甚至一路摸至18.40元。
对于此次发行的定价,中信证券在公告中披露称,主要基于中信证券只有最近3个月股价超过10元以上,股价受大盘影响波动较大,存在跌破9.29元可能性。此外,战略投资者持有股份禁售期须长达12个月,也是定价偏低的一个原因。
但照申银万国研究员黄华民的统计,以签约当日中信证券收盘情况看,在已完成定向增发的公司当中,中信证券定向增发价格折扣率最高,达到37.8%。
虽然市场对于价低原因多有猜测,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此次交易将为国寿集团及国寿股份带来可观的收益。交易完成次日的6月28日,中信证券继续一路上扬,一度涨至16.00元,并最终以15.69元收盘,全日涨幅5.02%。以此次交易发行价计算,账面浮利已有32亿元。
中信证券市值上扬将直接体现为投资资产收益。国寿股份200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投资资产规模达4943.56亿元。此次部分股权投资将被划归为“可供出售的证券”,其市值波动通过股东权益项下的“储备”项目反映,其中国寿股份浮动盈利19.5亿元,相当于一次性增厚公司2006年BVPS(每股净资产)0.073元。
另外,中信证券近几年的分红相对可观,由于2005年净利润大幅提升,其未分配利润更获得139.39%的增长。从中信证券可预期的利润分配来看,中国人寿也可望获得一个大红包——按照5月30日中信证券2006年第二次股东大会有关非公开增发股票议案的决议,“公司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后的新老股东共享”。
据黄华民预测,中信证券2006/2007年的EPS(每股盈利)为0.278元和0.452元,BVPS为3.73元和4.18元。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亦预测,2006年度中信证券纯利将达10亿-13亿。
化解利差损
此次参股的一个背景是,对于国寿集团来说,如何解决巨额的利差损已是日益迫切的问题。
1990年代末,基准利率偏高,保险公司销售保单的预期收益也非常高,后来央行连续降息,保单实际投资收益往往达不到销售时承诺的预期水平,保险公司出现了利差损。国寿股份海外上市之前,将1999年6月10日前的保单转让给国寿集团,因此利差损主要由集团承担。
转移至国寿集团的这部分业务以高利率长期寿险保单为主。虽然部分业务至今还能为国寿集团带来现金流,但据专业人士估测,其利差损仍有压力。
目前,高利率保单的给付已经临近。未来几年将出现给付高峰。但是,利差损乃一动态概念,“是基于当年与未来投资回报进行测定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精算部门负责人说。于是,中国人寿的努力就在于寻求更多投资获益的机会,以降低高额利差损。
2004年秋,中国保监会曾对三家公司出示偿付能力的黄牌警告。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通常有三种手段:停止新业务、转移旧业务和股东注资。>>>我来说两句
由于上市公司业务剥离,国寿集团的现金来源只有老业务续期收入,于是只能企盼增资一途。作为国为独资企业,国寿集团“惟有财政兜底”。
另外,提高投资收益是另一个改善利差损的途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尽量让现在的资产更好地升值,已是目前国寿集团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关阅读:
中国人寿独享中信5亿股
中国证券市场最大一笔股票投资交易一锤定音,中国人寿集团和中国人寿股份共花费46.45亿元,独享中信大单5亿股定向增发的股票。27日晚间,中国人寿股份与中信证券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中信证券非公开增发股票庆祝仪式暨中国人寿股份与中信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