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各主要重卡企业相继推出自己的高端大吨位产品,其中东风柳汽推出“霸龙”,一汽解放推出“奥威”,济南中国重汽推出“豪泺”,陕西重汽推出“德龙”,欧曼推出“洲际版”系列,重庆红岩推出“大康”,东风商用车公司推出“天龙”系列。 这些产品无论是在质量、配置还是档次上都比以往产品有了显著的提高。
显然,中国重卡市场已步入新品频出、结构调整的惨烈竞争时期。笔者预测,中国重卡市场格局将在今明两年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各路重卡英雄(企业)将重新排座次。
重卡企业竞争态势现状及发展预测
多年来,在中国重卡市场上,第一势力一直是一汽和东风,2004年以前它们占据重卡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进入2005年以后,由于重卡市场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大吨位产品受市场追捧,而这两大企业的产品主要在15吨以下,集中在8至10吨左右,故它们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今年1-5月份两家之和还不到45%(表1、图1)。
第二势力是中国重汽、陕西重汽、重庆红岩以及北汽福田,它们主要是生产15吨以上的产品,并占据这一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同样由于市场结构调整的原因,2005年以后它们的市场地位和占有率急剧上升。
第三势力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中国主攻高端产品和大吨位产品。这种市场上需求量日趋走高的高吨位、大马力、高技术性能的重卡产品是目前国内各重卡企业竞争的热点,也是国内重卡企业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005年后,由于国内各企业的效能在急剧增大,产品线均在向上、向下延伸,产品的层次进一步增多,在重卡纷争的时刻,基础的薄弱也反映得淋漓尽致,因此竞争的手段只能是大打价格战。价格战让弱势企业难以为继,只能一降再降成本,而渠道费用却在扶摇直上,带来的后果是使得中国重卡产品在低配置、低价格的恶性循环上徘徊,技术、质量原本就不甚理想的状态日显突出。更有甚者,个别大型企业由于过去国企留下的体制、机制弊诟,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反应速度缓慢,产品结构调整跟不上,从而造成市场份额急剧降低,并将最终导致重卡企业的重新洗牌。
一汽集团:为何下挫
一汽集团的重卡市场份额,2004年为34.48%,2005年为26.30%,2006年1-5月为22.30%,可谓是飞流直下。一汽与东风重卡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其实原因是一致的:人才激励机制、体制不尽合理,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反应速度缓慢,15吨以上大吨位产品推出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等等。
一汽解放于2004年9月推出了装配锡柴发动机的奥威重型牵引车,随后,装配锡柴发动机的解放捍威和装配大柴发动机的解放大威相继问世。一汽解放称这三款产品为J5系列,即解放第五代产品。
在15吨位及以上重卡市场上,一汽解放可以说是姗姗来迟,而且奥威上市之初,其可靠性一度受用户质疑,故影响了销量,这也是一汽重卡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过,近两年一汽在重卡的研发投入上却花费巨大,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志在必得。从目前一汽解放的产品战略来看,大威与其姊妹奥威共同担当了一汽解放冲击15吨及以上重卡市场的重任,并为J6概念重卡的推出起到了很好的市场铺垫和投石问路的作用。
从目前重卡前4大企业的竞争态势来看,一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重汽和东风公司,预计目前头把交椅的位次到年底可能会受到来自中国重汽的挑战,但应该不会跑出前二。
东风公司:冲高回落
东风公司的重卡市场份额,2004年为30.05%,2005年上升为33.57%,排行业第一,2006年1-5月大幅走低为21.98%,下降了11.59个百分点,颇为出人意料。今年东风重卡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除了与一汽类似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天龙大吨位新品推出的速度太慢。
从目前重卡前4大企业的竞争态势来看,东风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重汽和一汽集团,由于天龙上市还有一个用户认知和认可的过程,因此预计目前二把交椅的位次到年底可能还会下降。
不过,从目前重卡市场上产品的竞争态势来看,天龙有较大的优势和市场潜力。据悉,为保证东风天龙的高品质,东风重卡系列融汇了大量的国际先进开发经验,使整车各个系统的性能全面提升,尤其在技术、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表现突出。可以预见,随着东风天龙系列逐渐被用户认知和认可,东风公司在重卡行业的位次在2007年有望回到前二名。
中国重汽集团:迅速攀升
该企业是近几年中国重卡行业的最大亮点,继2004年市场销量同比大增114.89%之后,3年来,其市场份额一路高升,2004年为12.18%,2005年为16.43%,2006年1-5月为20.83%。
在国内几大重卡企业中,中国重汽与斯太尔平台渊源最深,但挣脱斯太尔平台的步伐也迈得最快。原先在豪泺7上标配的动力总成还是斯太尔平台产品,但在豪泺8这款重卡上,上海日野发动机已取而代之。此外,中国重汽近两年来悬念不断,先是与沃尔沃和一汽合资研发大功率发动机,继而推出豪泺系列重卡,近来又被证实与沃尔沃谈判受阻。
从目前中国重汽的市场走势来看,今年底该企业进入行业前二应该在意料之中,抢到头把交椅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过,随着一汽大威、东风天龙逐渐被用户认知和认可,中国重汽的增速应该会逐步减缓,因此,2007年该企业前二的位置可能面临诸多挑战。
陕西重汽:觊觎季军
在重卡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整体低迷的情况下,陕汽今年1-5月份销量同比大增73.51%,市场份额也由2004年的5.47%、2005年的5.85%提升到今年的10.42%。早在年初就放言夺取重卡行业领袖地位的陕汽,如此销售成绩确实令人咋舌。
陕汽的成功,除了先后与康明斯、潍柴动力、法式特齿轮、汉德车桥等重要厂家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大大提升了其顺驰、骑士和德龙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外,还与以下两大营销服务方面的战略决策有关:第一,营销战略的转换与适时的促销配合;第二,合纵联横与网络扩张。同时,陕汽还分别与各地区办事处及时、有效地调整、推进各项政策与方案,及时走访大集团用户、改装厂家、经销商、服务站等。此招一出,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改装厂、服务商等优势渠道资源也不断被吸引,纷纷主动要求加盟陕西重汽。
由于以上竞争优势,陕汽今明两年的市场份额还应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该企业的销售基数毕竟明显小于前3大企业,故近两年陕汽进入行业前三的可能性不大。
北汽福田:止跌回升
北汽福田2004年曾取得行业市场份额8.75%、同比增长119.13%、行业排名第4的成绩。但由于其在超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对产品质量控制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2005年重卡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背景下,福田产品销售同比狂跌53.15%。经过整整一年的痛苦“修炼”,从2006年2月开始,福田重卡销售终于止跌回升,到5月份,福田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8.37%,市场份额为8.82%,行业排名第5。
福田重卡代表车型—欧曼神舟半挂牵引车,其驾驶室最早从北方奔驰购入,经过多年的技术消化和吸收,欧曼神舟的驾驶室设计工艺己经较为成熟。预计未来两年内福田市场份额还会有小幅提升,但行业排位要进入前四可能性不大。
重庆红岩:调整提高
自2000年中国重汽一分为三之后,重庆红岩开始踏上稳定增长期,其产品研发策略也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从红岩的重卡代表产品“斯太尔霸王”来看,潍柴WD615和618系列发动机、陕西汉德车桥、法士特变速器仍然是其基本总成配置。改进之处主要在于整车匹配性和安全舒适性进一步提高、驾驶室外观更加流线型、内饰配置更加豪华。
近几年来,在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等强敌的环伺之下,红岩能守住既有市场份额已实属不易。由于其重卡专门针对西南地区的地形进行了适应性改造,爬坡性能很好,十分适合山路运输,这也是红岩产品在西南省市销量和保有量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与上汽、依维柯合资之后,红岩的自主品牌产品在几年之内仍将依托斯太尔平台,这一点已没有多大悬念,惟一引人瞩目的就是,红岩可能会利用依维柯的驾驶室总成对其斯太尔产品进行升级。稳定成熟的技术平台、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低廉的配件价格,将是红岩守住目前市场份额并保住位次的主要法宝。
北方奔驰:基点低、增长快
该企业是近三年来重卡行业前7大企业中惟一保持销售年年增长的生产厂家,2004、2005全年及2006年1-5月份销量增速分别为149.13%,13.65%和40.41%,份额分别为1.48%,2.04%和2.73%。特别是2005年重卡行业整体需求大幅萎缩,北方奔驰仍创造了13.65%的销售增长。北方奔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德国奔驰的品牌声誉。
实际上,北方奔驰直到2002年才开始扬眉吐气,其产品也直到2002年才开始后发制人,挤入主流产品行列。由于依托于奔驰技术平台,因而能完全与斯太尔平台区分开来,这一点可以说是北方奔驰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此,北方奔驰2006、2007年的市场份额还应该有一定幅度提升。但是,该企业的销售基数毕竟比前6大企业要小很多,故近两年该企业进入行业前六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重卡行业的个别产业“新军”,如湖北三环、江淮格尔发、安徽华菱和南汽凌野等,近两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江淮和安徽华菱重卡的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不过,因为这些“产业新军”产品销售的基数不大,所以近几年对整个重卡行业的市场格局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汪卫东/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