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钟建伟)入股光明乳业以后的三度增持并没有满足达能不断膨胀的胃口。昨日,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向达能亚洲转让4409.941万股国有法人股已经获得国资委的批准。这已经是3年来达能第四次增持光明的股份,其在光明乳业的持股比例将由11.55%上升至20.01%,成为光明乳业第三大股东。
据了解,光明是在6月26日接到国务院国资委同意股权转让批复的。今年4月11日,达能亚洲与光明乳业前两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和上实食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二者分别向达能转让4409.941万股光明乳业的股份,转让的股份共计8819.882万股,占全部股权的8.46%,达能需为此支付近3.6亿元受让款。此前的4月3日,达能抛售了持有达15年之久的淘大食品集团股权,套现18.45亿港元,被业界认为是为增持光明做准备。
去年10月,上海家化以3.4亿元回购上实所持28.15%股权时,业内就有人推测,为了避免参与光明乳业的股改,上实可能会像转让上海家化股权一样,出售其持有的光明乳业股权。不过,上实集团和光明乳业有关人士很快表示,上实集团转让上海家化股权与光明是两回事,上实集团不会退出光明乳业。
不仅是上实集团,光明乳业的竞争对手伊利、蒙牛也对光明乳业表示出浓厚兴趣。据知情人士透露,伊利、蒙牛都曾与上实和光明乳业有过相关洽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自2001年参股光明乳业5%股权后,达能一直没有放慢增持光明乳业的脚步。虽然光明上市后股份被稀释到3.85%,但是达能在随后几年的陆续收购中,不断增持,目前虽已成为光明乳业第三大股东,仍看不出其有放慢的迹象。
达能的四度增持实际上显示出外资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掌控中国乳业的野心。除达能以外,去年7月,完达山乳业与英国RICHKEEN公司及统一签署合作协议,共认购完达山50%股权,总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恒天然与三鹿的合资公司在不久前正式进入运营,恒天然持股比例达43%;雀巢今年也一直盘旋在中国云南等省圈地、找奶源。外资的重新进入,无疑将改变国内乳业竞争的格局。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