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央行调控经济过热的常规武器。国内目前宏观经济过热,直接的反映就是货币市场极为宽松,这使得央行承受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表示,对于信贷增长过快,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收紧银行的流动性”。 这就象给发热病人直接打退烧针。
数种武器轮番上阵:4月末,小幅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5月17日、6月14日央行接连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央行数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各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6月16日晚,被认为比定向票据成本低效果好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清凉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的资金,据央行估算,只有区区1500亿,相比今年前5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443亿元,就像用火炮打航母。虽然各方期待此举在利率与债券等方面产生发散性效应,但恐怕是空中楼阁。一项措施产生发散性效应主要取决于各相关方的心理预期,心理冲击越大,发散性也就越强。对于商业银行而行,把存款准备金冻结在央行收取利率是下选,没有人愿意在市场如此活跃、贷款需求极高的情况下,将更多的钱封存起来,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除非央行采用行政命令大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强行冻结银行的剩余资金,否则流动性依然不可扼制。
从各方表现来看,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有了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反映接近于麻痹状态,“我自岿然不动”,贷款该升仍升。如陈旭敏在文章中所说,2004年初宣布两次上调准备金率,短期利率急剧走高,但准备金率上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银行间债市短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最后缴款日的2.57%一下跌至2.45%,回落12个基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仿佛一夜之间“犹如天降”。很显然,商业银行已经找到了博奕央行的手段。并且,由于频频小步走,频频不见效,中国央行的政策权威正在受到削弱。以往中国调整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犹遭雷轰,而现在却是波澜不惊。所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可能不仅难收紧缩之效,连造成大的心理冲击都做不到。
果真如此,未免可悲。不仅如此,央行今年初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固然是想抑止贷款企业的冲动,却也反过来也鼓励了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足以抵销提高准备金率的效果。有数据为证。央行四月底调高贷款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不仅没有收敛,五月份支持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却不减反增,这说明贷款双方对此刺激不以为意。
贷币的变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结果。在中国外贸顺差不变国际与国内资金流动性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强行以调控手段降低流动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无异于与市场作对,因为那意味着政府想阻挡市场通胀,对原材料等一切行业价格拉升视而不见,信奉行政紧缩政策可以改变经济格局,扭转通胀现象。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便勉强降低国内的货币流动性,国际资本也会源源而来,而政府难道能够做到封闭,再封闭?
英格兰中央银行曾有过惨痛的失败经历。1992年9月,英镑、马克与里拉的汇率一直在下跌,为了维持欧洲货币市场的稳定,英格兰银行基于政治理由,决定干预市场,大量购入英镑以维持英镑的坚挺,同时大量出售马克以抵押投机者的操作。但这一过程不堪回首,英国纳税人的钱以惊人的速度流入国际投机者的钱袋,他们出售英镑以便以较低的价格回购。英格兰银行动用70亿英镑的储备,预计花一周的时间进行回购,结果三天之内全部用完,英国财政部长不得不将利率提高5%以支持疲软的英镑,但市场投机者由此信心大增。国际投机者在狙击英镑的战役中大获全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英国政府在9月16日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这场战争不过说明了市场的不可战胜。市场最终会为货币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政府的调控手段固然可收短期之效,但利率的涨跌最终由经济形势决定,从长远来看,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定价无济于事。
当我们在把利率等当作调控手段的同时,不能忘记,它也是当前经济形势所结之果。除非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否则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此神力扭转乾坤。更别说隔靴挠痒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