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然 发自北京
    高盛高华衔“高盛”而生,也将成为高盛中国投行业务的“麦田守望者”。
    高盛高华降世,诠释了“鸡”与“蛋”的关系。
    2003年底,海南证券濒临摘牌,高盛伺机出动。
    进入中国,高盛设计了三个步骤:一是为海南证券解决历史包袱,捐赠5.1亿元,这被视作“买门钱”;二是组建高华证券;第三步,与高华证券合资组建高盛高华证券。
    从理论上说,高华证券是个100%的中资公司,但是高盛的影子若隐若现。高华证券成立时,高盛为高华董事长方风雷带领下的团队提供了8亿元的商业贷款;同时,与高盛一直关系密切的联想投入2.72亿元,使得高华证券最终于2004年10月注册成立为综合类证券公司。
    完成了这关键性的一步,接下来就是高盛与高华的姻缘了。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的股份,而高华证券拥有剩余的67%。高盛高华可以承销本地上市的A股项目、人民币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也可提供国内金融顾问及其他服务。
    这种设计其精妙之处在于,既使高盛绕过了中国监管层不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券商的规定,又使得合资公司在实际上处于高盛的掌控之下。这使得这家合资券商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困扰其他许多合资公司的难题。如此设计,不能不让业界佩服高盛的投行技巧。
    而且,在监管层的默许下,高盛高华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为外方控制的投行。
    高盛有关人士介绍说,现在高盛对三方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同时不会在三方进行部门的重复设置和人员工作的重复安排,比如高盛亚洲和高盛中国业务部门、高盛高华、高华不会同设一个研究汽车行业的分析师。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盛高华即是高盛在中国的“watchdog”,有了高盛高华,高盛对于中国区业务就可高枕无忧。
    高盛高华注定不是“安分守己”者,它的股东、它的管理层决定着它必将要掀起波澜。
    “五一”长假前,双汇集团的股权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在这场争夺中,高盛集团和鼎晖中国成长基金以20.1亿元的出价取得胜利,而原先呼声很高的JP摩根旗下投资基金CCMP却败下阵来。消息人士透露,在这起交易中,高盛高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在国内并购重组市场中,高盛高华的身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密,特别是在那些为大众广泛关注的重要收购活动中。比如,高盛高华作为财务顾问参与对华源集团的重组,华源集团是直属国资委的中央企业,2005年资产高达572亿元。
    一直以来,高盛似乎总在刻意向人们提示它在投资银行界的“贵族气质”。高盛自己并不掩饰这一点,他们宣称:高盛善于识别和挑选客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高盛只瞄准高端客户和大型项目。
    瞄准高端同样在高盛高华身上得到延续。
    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高盛高华将业务的重点放在了跨国并购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方面。2005年,完成了交通银行等数家公司海外上市项目、4个大型海外并购业务,特别是参与了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业务。在这些项目中,高盛高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固定收益证券业务方面高盛高华也渐露头角,悄悄完成了三只债券的发行,实现了由副承销商向主承销商的转变。在2006年,他们将和银河证券一起成为主承销商,共同完成北京地铁20亿元债券的发行项目。
    而这一切,可能都还只是高盛高华未来风光的提前演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