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洪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发展论坛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
    张俊岩,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
    张洪涛 张俊岩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6日正式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为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保险业奋斗的总目标。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不断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保险功能作用的贡献,就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现代社会,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科技发展带来了风险的生产、界定和分配问题。保险转移风险损失的功能使人们可以选择从事一些存在风险的活动,有力地保障了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其次,保险市场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通过风险损失的转移、金融中介以及增加就业产生积极的外部影响并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中的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果没有一系列的保险产品可以选择,没有不断创新的服务、定价机制,没有充足的保险,贸易和商业的发展都将受到阻碍;
    第三,在现代社会中,保险已成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聚集了大量的资金,再对这些资金进行运作,实际上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了资金融通的作用。尤其在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保险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保险公司将从客户那里积累的大量资金进行大型项目投资或其他方面的投资,不仅帮助国家发展了经济,而且促进了经济效率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第四,保险业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保险通过补偿受损失或伤害的个人、家庭和组织,来帮助其稳定财务状况,保险所提供的稳定性将帮助个人和企业在其财产有保障的前提下创造财富。在未来经济生活获得安定的保障后,保险加入者可以专心于改善并提高其生活水平,并使全社会的经济状况得以充分发展,这是保险机能最高度的表现。
    认清形势明确差距
    促进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我国保险业20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公认的。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需通过改革发展加以解决:
    第一,保险覆盖面窄,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覆盖面窄一直是保险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作为保险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供给和需求在总量、结构上的均衡和协调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保险业还难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保险在灾害事故损失补偿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人们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社会救济等方式来弥补损失。作为国家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还应进一步发挥作用。
    第二,保险产品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产品虽然很多,但适销险种少,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和完备的产品体系。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差异化产品。产品创新缺乏保障,对新险种扶植不够。在服务方面,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特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保险发展环境还不健全,风险防范工作仍需完善。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保险法律法规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缺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不完善也增加了保险业的风险,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还存在着不少风险隐患。
    第四,保险人才工作亟待加强,诚信保险文化尚未形成。人才工作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地域分布严重失衡;人才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专业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在保险文化方面,由于一个国家的保险水平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文化以及人们采取保险作为处理危险手段的意愿,因此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保险文化,是促进保险业发展、扩大保险需求的基础性问题。
    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上述问题,有些是与人们的保险意识不强有关,表现为企业和家庭参加保险的比例过低。但从根本上说,还是与传统的体制和思维模式有关,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保险业必然会面临的。
    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的行业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险业就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每个行业基本的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成为其持续发展进步的基础与核心机制。保险属于知识服务业,从事的是与知识创造、累积或扩散有关的经济活动,是技术与人力资本投入密度较高的产业。无论是解决覆盖面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还是适应国际竞争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形势,都要求保险业走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保险改革创新与保险市场、保险监管和发展环境的关系,健全保险创新体系,加强保险基础建设,不断拓宽保险功能,实现中国保险业的经营创新、监管创新和理论创新,构建和谐的保险文化:
    第一,加强保险经营创新,拓宽保险保障范围。保险经营创新一方面是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保险经营主体的改革发展。保险业作为知识服务业,强调的是整合式的创新,当产品服务创新发生时,很快会引起组织的变革。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在保险行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还应该明确保险企业的经营理念,将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纳入保险企业经营目标考核的范畴。
    而保险产品创新的关键则是进一步细分保险市场,针对不同的保险对象设计不同的险种,满足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既要关注产品的技术属性,又要关注产品的社会属性。特别是针对我国众多的农村老龄人口基本上没有养老保险、医护险种少等特点而开发相应的新险种,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为我国保险业与医疗机构加深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商业医疗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服务方面,保险企业应把高质量的保险服务及其延伸服务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创新手段,注重保险公司与教育、医疗、电讯、银行等部门合作的优势,扩大服务网络,改进服务质量,增强信用意识,构筑多功能、全方位和高效率的服务平台。
    第二,深化保险监管创新,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当前保险监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加快行业改革发展,不断完善保险监管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扶持、监管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此,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保险监管的范围,《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行业自保、互助合作保险等保险组织形式,整顿规范行业或企业自办保险行为,并统一纳入保险监管。这是因为现代保险已经成为集合同类风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风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包括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相互保险、自保等一切采取保险方式来处理风险的社会化的保险机制。上述各种社会化保险机制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广义保险的范畴,显示出其共同的处理风险的本源职责。为此,应修改《保险法》中仅监管商业保险行为的局限性,扩大保险监管职能。同时,《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这意味着我国保险监管将由过去“保驾护航”式的监管方式向推动市场“优胜劣汰”的监管方式转变,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另外,为防范金融风险跨行业传递,应建立与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保险监管体制,形成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企业财务稳健性的监管技术指标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第三,推动保险理论创新,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理论创新是保险业改革发展最重要的思想保证,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加强保险经济学的研究以及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等相关学科在保险理论研究中的运用。当前保险理论研究尤其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保险理论研究应增强全局意识,从保险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视角、从大金融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角加强理论研究;二是加强保险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因此,保险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保险业的地位和作用等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保险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力求使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和农村公众安全制度相衔接,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第四,健全保险创新体系,完善行业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健全以保险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保险创新机制。在这个创新体系中,要使“政产学研”形成合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作为行业创新的主体,保险企业要不断提高研究和开发能力、将技术和开发成果转化为产品以及提高业务规模和业务质量的能力、组织协调企业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经营的能力以及企业为应付制度环境、市场变化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应变能力。保险监管部门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扶持保险行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人才、产业等系列促进政策,完善保险法律法规,普及保险知识,保证和增加重大基础课题研究的投入,对重大的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组织联合攻关,督促和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各种行业标准,推动保险学会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发挥,加强对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仅不能削弱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加强政府在上述方面的职能。
    第五,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弘扬诚信保险文化。知识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优化人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保险业人才结构中的问题表现在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人才地域分布等几个方面,为此,首先要完善保险业资格管理和教育培训制度,扩大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尤其是保险业发展所急需的保险精算人才、保险经纪人才、保险公估人才以及熟悉各类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健全保险业人才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保险经营机构中建立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按照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保险业的薪酬福利保障体系;第三,加强对保险人才市场的管理,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服务规范的人才市场格局,促进保险人才的有序流动;第四,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保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