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的土地招标出让将由单一的“出价最高者得”转变为“土地价最高、且房屋售价最低者拿到土地”。“低房价、高地价”被内业称之为“双控”。本月,北京土地市场迎来“招(标)拍(卖)挂(牌)”以来首次“挂牌”高峰。 “双控”会否波及北京?
“‘双控’是政策倒退”
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在公开出让的土地中,北京从来没有采取过“双控”这样的规定。至于今后招标的土地会否要求“限地价、限套型”,该负责人表示,还需要看北京落实国家9部委新政的细则出台。
“‘低房价、高地价’是不理性的。”一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公司在昌平运作一普通住宅项目。他认为,房价是开发过程中各种成本累加后再乘以利润率,其中地价和建安费是刚性成本、是重头。“管理成本可以适当压缩,但毕竟不是成本的大头。要求‘低房价、高地价’,最后很可能出现开发商偷工减料。这样做,不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否则就是政策的倒退。”
开发商担忧政策风险
有消息称,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土地市场上住宅用地的供应都将采用“招标”方式,“招标”意味着并非价高者得。对此,昨天土地中心相关负责人婉转表示,招标、拍卖、挂牌都是土地交易的合法形式,但招标是目前最适合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住宅用地都是采用招标”。
“对于招标,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心里没底’,毕竟价格不是最终决定因素,可能只占到30%,还有一部分人为的因素。”昨天,明天地产发展中心业务总监陈云峰表示。据了解,除投标价格外,招标中的决定因素还包括付款进度、企业业绩资质等。
“相信政府部门随后将出台招标环节的流程监管措施。”另一不愿具名的开发商稍显乐观,但他认为目前仍然不是入市拿地的好时机。“从6月份开始,很多同行都认为,在政策不太明朗时,静观其变是最好的态度,避免仓促出手后如果政策变动就不能脱身。”他表示,公司将等到八九月份政策明朗时,再考虑介入土地市场。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