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命运坎坷的多哈回合谈判再度陷入相互扯皮的泥淖。7月初,由于分歧过于严重,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议竟然提前一天宣布结束。WTO总干事拉米忍不住哀叹:“部长们都来了,可是谈判在哪儿呢?”
从最初的3年延长到现在的4.5年,参与多哈会议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方并未因为谈判压力而丝毫放松国家利益。 虽然7月底的大限即将来临,但是与会各方在传统“三座大山”——农业市场准入、国内补贴以及非农谈判上均进展甚微。由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指责发展中国家不肯开放非农产品市场;由印度、巴西、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团G20则要求美欧削减农业补贴与关税限制;甚至美欧之间也在农业补贴问题上相互推诿,要求对方率先让步以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难道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协调机制真的要走入绝境,为双边经贸协调制度所取代?笔者坚信多边经贸协调机制正是为了克服原始的双边经贸协调机制的缺陷而诞生的,其生命力不应止于此,中国商务部世贸司司长张向晨认为,“正是因为多哈回合举步维艰,各国才不得不通过双边和区域体制来弥补。”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多边经贸协调机制都是必需品。
首先,多边协调机制“一劳永逸”地提供了多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协议,避免了重复繁冗的持续签订多个双边经贸协定;其次,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协调机制防范了双边经贸协定无法协调与第三方利益冲突的问题。对于无法在与发达国家谈判中获取平等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整体的形式订立合约既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同时也避免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无谓竞争。印尼贸工部长冯慧兰表示:“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多边的体制安排,否则就会很容易成为美国、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最后,WTO还提供了一个贸易冲突解决机制,这不仅为各成员贸易冲突提供了一个仲裁平台,同时也为将裁决结果推广到其余各成员提供了便利。
此次多哈会议谈判的气氛也证明与会各方都不愿轻易破坏谈判的进程,毕竟谈判不能达成对各方来说均意味着巨额的损失。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多哈回合协议的达成,将在2015年之前给全球带来5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因此惟一令WTO总干事拉米欣慰的是:在三天的会议后,没有一个成员表露出有不想谈判的迹象,各成员在唇枪舌剑的同时,仍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谈判的气氛,并且一致同意谈判一定要在年底之前结束。
这也在客观上否定了“WTO有可能全面遭遇信任危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将崩溃,双边和区域的自由贸易安排将取代多边精神”的传言。另外,从世界各成员经贸纠纷解决的习惯来看,不到最后一刻,各成员均不会放弃对自身利益的争夺。因而协议往往于避无可避的最后关头达成,多哈回合将最终上演峰回路转同样不无可能。
谈判出现突破的难点还在于农业补贴问题,从目前来看,美国不愿将农业补贴上限220亿美元降低到150亿是最大的障碍。尽管如此,依然不乏好消息。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暗示:欧盟打算将目前提出的将农产品关税降低46%的承诺进一步扩大,接受G20提出的削减54%的提议。
此外,综合考虑美国谈判代表必须重新申请“快速立法权”延期,巴西与美国在秋季的全国性大选,多哈回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可能性更大。与会各方可能形成一个短期的临时协议,保护现有的局部谈判成果,如欧盟与G20在削减关税上的一致,美国将大多数农业补贴降低到60%等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将谈判深入下去。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