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轲
    北京报道
    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下称“首创安泰”)要换将了。
    消息人士透露,首创安泰总经理蔡康将被调回台湾,总经理一职将由中英人寿副总裁董宏良接任。在外界看来,蔡康离职原因有二,一是经营压力,另外一个是文化差异。
    对于首创安泰总经理的更换,本报记者致电ING中国区总经理吴志盛,但是他对此不予置评。
    旧将回归
    董宏良与首创安泰渊源颇深。
    公开资料显示:董宏良1961年出生于台湾省基隆市,自1985年起加入保险界,先后任职于台湾多家知名保险公司,拥有台湾、香港、菲律宾等华人寿险市场的工作经验,曾多年担任荷兰国际集团(ING)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并在首创安泰成立后担任首创安泰副总经理,主管营运及银行保险。
    作为寿险行业的资深人士,董拥有丰富的保险营运及管理经验,并已经拥有FLMI,ALU I及FLIMA等国际专业资格。据一知情人士透露,在中英人寿成立几个月后,董宏良因个人发展原因转战中英人寿任副总裁,主管营运及信息技术本部,并曾兼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同样来自台湾的蔡康被誉为安泰“五虎将”中最年轻的一位,2002年他率领台北五人团队空降大连,负责公司资讯、财务、市场、精算、客户服务等重要部门,克隆台湾安泰的模式,用四个月的时间搭建起一家新公司。
    早在成立之初,首创安泰就已计划通过银保联合、邮保联合等方式,不断丰富以代理人销售为主体的产品行销渠道,并希望将股东方ING在欧洲成功的银保合作经验介绍到国内。
    2005年3月,ING集团旗下的ING银行签约北京银行,以17.8亿元人民币购买北京银行19.9%的股权。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首创安泰北京分公司将通过北京银行的118个网点销售银保产品;初期将在30个北京银行网点进行销售,其中半数以上网点是与首创安泰独家合作。
    但是,首创安泰北京分公司业绩发展却不如人意。截至2005年11月,首创安泰北京分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为0.55亿元,而同期中英人寿北京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为3.48亿元。与此同时,中英人寿因依靠经代渠道,其投入人力仅为首创安泰的40%。
    据首创安泰北京分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迫于业绩压力,2005年11月,首创安泰北京分公司的开创元老黄宝亨离开分公司总经理一职,由首创安泰副总经理叶斯纬兼任。
    较之首创安泰,与其几乎同时成立的中英人寿展现了一幅较好的发展态势。目前中英人寿已在北京、广东、四川、山东、福建开设了分公司,截至5月底,全国共收入保费3.5亿元,约为首创安泰的两倍。
    ING和安泰模式
    更深层的原因应是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虽然董宏良与蔡康同样来自于台湾,但他们代表的却是不同的行事作风。多年担任ING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的董宏良秉承了ING严谨的办事风格,这也是AVIVA(英杰华)等欧洲保险公司表现出的共同特点。
    在中英人寿,外方股东AVIVA对中国保监会的任何规定都一字一句严格执行,而从不考虑是否有空子可钻,这让很多原内资公司的员工很不理解。
    而蔡康在台湾从业20年,先后在原美国安泰人寿业务行政部、业务稽核部、收费管理部任主管,后升任台湾ING安泰(行情,论坛)资深副总,他所代表的安泰文化更多强调人性化管理,其宽松的管理风格与ING的严谨正好属于两类不同的管理文化。
    一位曾供职于首创安泰的人士表示,“一个公司的文化其实就是总经理的文化,总经理对公司发展方向、速度和步伐的影响非同小可。”
    成立已8年之久的太平洋安泰早就经历了人员的动荡。
    太平洋安泰成立之初外资管理团队均来自台湾安泰,随着2003年太平洋安泰第一任总经理张全福的离开,以及2004年底台湾安泰老将、太平洋安泰原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葛熙诚转会花旗人寿,目前太平洋安泰中源自台湾安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越来越少。
    一合资寿险公司高层管理人士慨叹,目前国内的合资寿险公司都还没有找到非常明确的发展思路,台湾模式对合资公司的成立和尽快上马虽然有利。
    但现在看来,越来越多的外方股东开始意识到,台湾模式是否适合内地市场的发展是值得商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