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取证、追款讨债――这是以往人们对“调查事务所”、“私人侦探”的深刻印象。如今人们发现,调查事务所的调查内容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随着信用卡、银行贷款、保险等信用体系的逐渐扩大,调查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也在增加。
编者按:
在公众心目中,以婚外情调查、讨债、商业打假为主业的调查公司们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称――“私人侦探”。这一称呼,无疑使人联想起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那些神奇而正义的形象。但今天,发展不过10余年的中国私人侦探业,已经开始出现步入泥沼的迹象。一方面未被承认的法律地位和时常超越法律界限的调查手段,使得中国的“福尔摩斯”们始终未能摆脱生存的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行业准入门槛低,大量的无序竞争和恶意欺骗已经严重削弱了这个行业的信誉和利润。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中国本土的调查公司开始尝试转型,他们将业务触角扩大到了金融业,成了银行、保险公司的“信用安全员”。这种变化预示着这一灰色行业正在法律的缝隙中试图走出一条新路,同时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在风险预防和管理上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银行保险业成为最大主顾
“原来称我们是私人侦探还可以,这两年不如说我们是银行、保险公司的信用安全员更确切。”北京某调查公司负责人商某这样对记者介绍自己,“每天和银行、保险部门打交道,然后介入调查一些大客户的资产情况、信用程度,这就是我们公司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
商先生的公司最早接触这类调查,是接到某银行送来的一个500万的“大单”。当时,该银行希望他的调查公司能协助他们调查当地一个正在申请贷款的公司,因为在此之前,这家银行曾因某客户破产吃了大亏。
“其实当时我们对这类业务还不是很熟悉。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在随后的跟踪调查期间,我们先派人了解该公司主要领导每天的事务,又安排几位工作人员冒充该公司的一个上游厂商,频频与公司接触。通过一段时间地深入了解,终于掌握了这个公司的真实情况。”商先生告诉记者,当他们把这家公司“资产负债率很高,三角债错综复杂,有骗贷企图”的情况交给银行后,银行拒绝了这家公司的贷款申请。“就像打了一场胜仗一样!”提起当年第一次经济调查经历,商先生的心情依然十分兴奋,“从那以后,我们接手这类事物就越来越多了,像保险公司委托调查客户资产状况、某公司要求追债等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业务。当然,我们对这类调查也越来越有经验,知道应该先从哪里入手。”
“巨额银行诈骗案侦破纪实”、“保险诈骗犯罪深析”、“特大汽车贷款诈骗”……记者发现,不少调查公司喜欢把自己做过的成功案例记录下来,供客户查阅。“做我们这行靠声誉,做得好了、知名度高了,上门的大单才会多起来。”商先生说。
采访中,一家银行资产保全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依赖调查公司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像有的客户,把资产转移到妻子名下,假离婚后向银行申请破产,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请人调查,我们根本无法分辨。所以这几年我们和调查公司的合作也比较多。”同样,对于银行的信贷部门来说,如果不能了解客户公司的真实情况,就难免出现骗贷、坏账等情况。“保险公司一般很少有搞独立调查的部门,可现在骗保的现象太多了,我们也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以车险市场上的欺诈行为最为突出,一些城市约有2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这些情况让保险公司大为头疼。
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催生业务增长
商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业内一些做得不错的调查公司都有银行、保险公司这样相对固定的大客户。记者了解到,虽然很多调查事务所在“营业执照”上标明的经营范围是:“社会调查、经济调查、市场调查”,但实际上接手的业务正从家庭调查往经济调查过渡。
“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缺乏,给了我们很大的生存空间。当然,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入行较早的商先生对自己公司的前景倒是充满信心。在记者与商先生约定的前几次采访中,连续3次,商先生都因接待客户而抽不出时间,从中不难看出调查事务所的客户源情况相当不错。对此商先生并不否认:“我们的生意是相当不错的,客户多得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互联网上,记者键入“调查事务所”,短短几秒钟后,成百上千个调查中心的业务介绍和联系电话就跃入眼帘,“联邦威廉中国行动调查中心”、“北京东方亨特商务调查中心”、“北京君安通达商务调查中心”、“上海唐道尔私人侦探调查公司”……这些调查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只要是人们可以想到的,上面都有。像对公业务,包括对公诈骗调查取证、知识产权维权调查与代理、商业信息情报收集、公司资产评估调查、商务安全与咨询、公司企业信用调查、工商征信、市场调查、对公债权债务等;对私业务,像反窃听、反跟踪、婚姻情感维权调查取证、人员行踪监控、私人保卫、全国各类信息查询、寻人寻骗调查、个人资产评估调查、对私债权债务、刑事、民事案件物证鉴定与分析、其他疑难委托调查等,无所不有。
■记者手记
“你那边是不是在录音?”采访初期,商先生极不放心地多次询问,在记者明确表示“不录音”、“不透露公司名称”、“不透露客户资料”后,商先生才开始侃侃而谈。即便这样,在谈到一些调查细节时,记者仍能感觉到商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的顾虑和担忧。记者询问,调查中有没有什么比较惊险的情况或案例,商先生立刻条件反射似的回答:“哪有什么惊险场面,我们都是合法调查、合法经营。我们是经过工商局批准的,有营业执照……”可以看出,害怕被误解已成了商先生和众多调查员们的心病。
其实就像商先生所说,随着诈骗、经济案件的增多,调查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调查公司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道理。也许,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我们应该给予它更多的理解,而不是猜测和质疑。
(记者 董 颖)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