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股市涨起来了,投资者恐怕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荷包。就像基金经理的投资动向一样,基金经理自己的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也值得关注。由于基金经理的特殊身份,由于他们手里的金钱与权利,他们的理财也有特别之处。 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身价”是主要的财富。如何在身价上下工夫,如何在身价之外增加收入,如何让收入与身价联动?基金经理们各有自己的立场和套路,而这,同样也影响着基金和股票投资者的利益。
是凭本事赚良心钱,还是搞利益输送赚黑心钱?
在告别基金黑幕许久之后,多数的基金经理都按照前者行事。赚良心钱是指基金经理在努力帮助基金持有人赚钱的同时,薪水也会呈相关性地提升。赚黑钱则反之,靠损人来利己。当然,黑和白之前也许并没有那么深远的鸿沟,基金经理的财技,往往在二者之间“飘忽”。
“黑心钱”有多远?
基金经理帮助基金持有人赚钱的方式有很多,此前最流行的就是价值投资,这也是基金公司们不约而同的宣传口径。
在内地,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大略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基金经理或基金公司研究员先前往上市公司调研,随后估算出上市公司未来几年的收益,然后比较境内外的同类上市公司并给出市盈率,最后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合理价格。
不过,基金建仓后,如果该股票无人问津,基金经理就要发挥“忽悠”的本事了,就是告诉其他投资者,这个股票值得买入。此时,基金公司的证券公司股东或和基金经理相交甚好的行业研究员可能会撰写该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并建议买入或增持。这个过程似乎和坐庄略有神似。
赚良心钱的基金经理们为了超越竞争对手,偶尔也会搞点非价值投资的偏门。如通过内幕消息获悉上市公司即将有新资产注入或即将被要约收购等,这需要基金经理具有广泛的人脉或者股东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出类拔萃。
和价值投资相比,此种方式更像基金经理的赌博,一旦押对,收益可观,一旦利好消息未能兑现,随之而来的便是股价下跌的风险。
基金经理追求业绩排名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程中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那就天理难容了。在200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为了争夺某一类型基金2005年业绩第一的排名,有两家基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互相砸盘。虽然双方很有可能是为名誉而战,但是离“黑心”并不太遥远。
“黑心钱”有多黑?
赚黑心钱是指基金经理被贿赂或基金为了管理费收入,而牺牲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虽然基金黑幕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最近这种利益输送似乎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在股改中,基金公司以投赞成票为条件,要求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关联机构购买基金份额,当然也有可能是后者诱惑在前,或者是后者雇用基金收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筹码。在暗箱操作中,上市公司通常会结盟多家基金公司,因为一家基金公司的持股上限是受法规限制的。
这个过程中,基金更相当于一个渠道,禁入资金通过基金就可以绕过监管限制了。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要约收购的过程中,在收购前消息已经泄漏或者市场对此早有预期,收购方为降低收购成本,会让基金买入被收购的股票,然后基金砸盘,把股价打压到收购方事先预定的价格,帮助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也是大致的过程。
还有一种利益输送方式,目前比较流行,这也是牛市中最常见的坐庄模式。上市公司或相关庄家先买入自己的股票,然后基金在上市公司利好公告的配合下拉升股价并掩护出货。大基金公司往往成为利益输送的首选,因为它们管理着更多的资产可以调用。
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利益输送多为偏股型基金,但是在偏股型基金经理看来,他们反而会更加羡慕固定收益基金经理的黑色收入,其中主要是货币市场基金经理。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协议存款,在证监会的法规出台前,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为了吸引货币市场基金的存款,而贿赂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另外一种方式是,资金需求方、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三方合谋,货币市场基金先在银行签订协议存款,然后银行再通过贷款的方式外借给资金需求方,货币市场基金获得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协议存款利息。
利益输送也往往发生在基金公司股权动荡期,这个时候是基金经理或基金公司的管理层私心最重的时候。两个月前,一基金经理在谈笑间还说,做完这波行情就可以离开这个行业了。 (责任编辑:吴飞) |